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
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
楚王称爱宝,贱目而贵耳。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
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
诗句注释:
- 弹雀珠陨山,斩蛟璧沦水。——形容宝物坠落,比喻失去宝贵之物的痛苦。
- 知之不甚惜,未足为知己。——知道的人不多,不值得珍惜,不足以成为知己。
- 楚王称爱宝,贱目而贵耳。——楚国的国王非常喜欢珍宝,却只看重耳朵的听力(即听政),轻视眼睛看东西的能力。
- 鼠璞既争投,燕石复深喜。——老鼠的璞玉(即真正的宝玉)被争夺,燕子的石头却被深深喜爱。
- 哀哀荆山陬,泪尽卞和子。——悲伤地哭泣在荆州(地名,今属湖北),泪水流尽了卞和氏(传说中能辨别宝玉的人)。
译文:
弹掉麻雀身上的珠子,就像摔落山崖;
砍下蛟龙身上的璧玉,如同水里沉沦的珍宝。
知晓的人不多,不值一提,不足以称为朋友。
楚王喜爱珍宝,却只重听不听;
老鼠的璞玉虽然被争夺,但真正珍贵的却是燕子的石头。
悲哀啊,悲伤地哭泣于荆州,泪水流尽了卞和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知”、“识”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珍视知识而非物质财富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价值的不同看法和评价标准。诗中的楚王象征那些只看重表面的荣耀和享受,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统治者和权贵。这种价值观在当时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诗人通过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