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民登衽席,蚕织毋疏慵。漓江波似镜,倒影青芙蓉。
小艇自来去,荡漾双桨红。清景俨图画,拙笔摹难工。
凭眺不忍去,夕照辉长空。何当携绿绮,一鼓《风入松》。
【注释】
随宦:跟随皇帝出外做官。桂林:今广西的桂林市。马甥:马姓的外甥。瑞熙女:马氏的女儿。寿慈两儿:指作者的两个儿子。瑞琳、瑞麟:作者的两个儿子的名字。登叠彩山;登上叠彩山。盘桓:徘徊。赋此留题:写下这首诗,作为在山上停留时的题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写于1236年(宋理宗开庆三年)。
首联“愿民登衽席,蚕织毋疏慵。”意思是说:我期望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要懈怠不努力。“愿民登衽席”是说希望百姓都安坐于温暖的床榻上,“蚕织”指从事纺织等手工业劳动。“毋疏慵”意为不要懒惰疏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忧思。
颔联“漓江波似镜,倒影青芙蓉。”意思是说:漓江水波如明镜般清澈,倒映着青芙蓉花的倒影。这两句描绘了漓江的水波和青芙蓉的倒影,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颈联“小艇自来去,荡漾双桨红。”意思是说:小船自由自在地在江面上来回穿梭,双桨划过水面泛起了红色。这两句描绘了小船在江面上的自由和欢快,以及双桨划过水面时泛起的红色。
尾联“凭眺不忍去,夕照辉长空。”意思是说:我凭栏远眺,不忍离去;夕阳照耀着天空,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爱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