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怀苏子,孤芳迥绝群。
高风秦博士,逸操汉徵君。
乱世容闲卧,斯人不可闻。
廊碑重抚读,湖气冷斜曛。

【注释】

苏子:指苏轼,字子瞻。

孤芳迥绝群:意思是独自芳香,超然脱俗,没有比它更香的了。

高风:高尚品格。

秦博士、汉徵君:都是古代文人的雅号。征君是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

闲卧:闲居。

廊碑:长廊上的石碑,可以让人倚靠。

【译文】

避难来到百花洲,怀念着东坡先生,他独自芬芳,超然脱俗,没有比它更香的了。

高尚品格的秦博士,有逸士风范的汉征君,在乱世中能够闲卧,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长廊上抚摸旧石碑,湖面上冷风吹斜晖。

【赏析】

此诗首联点题,颔联承首联写景,颈联议论抒情,尾联写诗人抚石凭栏的情景。全诗以“避地怀”开篇,以“斯人不可闻”作结,结构严谨。前半部分先写景后抒情,后半部分先抒情后叙事。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清丽,情调恬淡平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四句一组,中间两联分别用两个典故。第一联“避地怀苏子,孤芳迥绝群。” 写诗人因避乱来到百花洲,怀念着东坡先生。第二联“高风秦博士,逸操汉征君。” 写诗人追慕两位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一是汉代的博士郑子真,他虽居高位却能“身服儒术,口诵诗书”,生活贫贱而不改其乐。一是唐代的隐士李白,他有高尚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酒隐安陆之阳山,读书庐山之上庐。”“游庐山诸寺,皆不及白公楼”,他虽然身处乱世,但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为世俗所累。第三联“乱世容闲卧,斯人不可闻。” 写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像李白这样的高人隐士才能安然度日,而像作者一样的平凡之人就难有这样的机会了。第四联“廊碑重抚读,湖气冷斜曛。” 写诗人站在廊柱旁的石碑下,看着湖面上的夕阳西下,晚风送来湖水的清凉气息,心情十分舒畅。

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清新,情调恬淡平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追慕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