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曾过九曲堤,雷塘官柳正萋迷。
飘来画角才江北,数去青楼是竹西。
极浦风惊闻马渡,重城镫暗失乌栖。
试看明月三分夜,犹有箫声杂鼓鼙。

以下是这首诗《秋日杂感》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1. 春雨曾过九曲堤:春天的细雨曾经经过九曲堤,暗示着季节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2. 雷塘官柳正萋迷:雷塘的官柳正在茂盛地生长,景色迷人却带着一丝迷离。
  3. 飘来画角才江北:飘来的画角声音在江北响起。
  4. 数去青楼是竹西:在青楼里数落往事,竹西指的是古代地名,常用来形容繁华之地。
  5. 极浦风惊闻马渡:在极远的地方听到风吹马渡过江的声音。
  6. 重城镫暗失乌栖:重城的灯火昏暗,夜晚的乌鸦已经消失。
  7. 试看明月三分夜:试着看看那明亮的月光映照了三分之一的夜晚。
  8. 犹有箫声杂鼓鼙:还有箫声和鼓声混杂在一起。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开篇将悲秋的主体形象置于海雾江云的迷蒙境界中,蕴涵充塞天地的无尽愁思。整首诗充满了沉郁顿挫的情绪,哀惋动人,表达了作者对于故国、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明朝灭亡后生活的种种感慨。

《秋日杂感》是明末抗清将领陈子龙的诗作。此诗沉郁顿挫,哀惋动人。开篇两句将悲秋的主体形象置于海雾江云的迷蒙境界中,蕴涵充塞天地的无尽愁思。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