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枕空支。
漫折榴花缀五丝。
渡口寂寥歌鼓断,寻思。
病也何曾似旧时。
懒自醉芳卮。
剪取清光写楚词。
此会明年何处所,差池。
似客心情燕子知。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流落金华时所作的一首悼亡之作。上片写自己独守孤寂的生活,下片写与丈夫生前的欢聚时光对比之下感到的寂寞和伤感。全篇以“忆”字串起,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深切的怀念之情。

南乡子 午日
日永枕空支。
漫折榴花缀五丝。
渡口寂寥歌鼓断,寻思。
病也何曾似旧时。
懒自醉芳卮。
剪取清光写楚词。
此会明年何处所,差池。
似客心情燕子知。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午日: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枕空支:指枕头空空,无所寄托。
4.漫折榴花缀五丝:随意摘下石榴花来,用细丝扎成花朵形状,插在头发上作为装饰。
5.渡口:渡口,即船夫过河的地方。
6.寂廖:寂静。
7.差池:形容步态不稳的样子。
8.楚词:指屈原的《离骚》。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在丈夫赵明诚去世后,流落金华时所作的一首悼亡之作。上片写自己独守孤寂的生活,下片写与丈夫生前的欢聚时光对比之下感到的寂寞和伤感。全篇以“忆”字串起,层层深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深切的怀念之情。

日永枕空支。
漫折榴花缀五丝。
渡口寂寥歌鼓断,寻思。
病也何曾似旧时。
懒自醉芳卮。
剪取清光写楚词。
此会明年何处所,差池。
似客心情燕子知。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午日: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枕空支:指枕头空空,无所寄托。
4.漫折榴花缀五丝:随意摘下石榴花来,用细丝扎成花朵形状,插在头发上作为装饰。
5.渡口:指船夫过河的地方。
6.差池:形容步态不稳的样子。
7.楚词:《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所著的诗集,其中包含了许多抒情作品,如《湘夫人》《九歌》等。李清照在这里可能是指她曾经读过或吟咏过屈原的诗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8.燕知: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天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地方筑巢。这里用”知”字表示燕子能够感知诗人的心情和哀怨。
赏析: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日永枕空支,漫折榴花缀五丝”,描绘了李清照独自生活的场景。她躺在枕头上,无聊而空虚,随手折断了一朵盛开的石榴花,用细丝将花朵扎成一束,插在发间作为装饰。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李清照孤独、寂寞的情感状态。

接下来的“渡口寂寥歌鼓断,寻思。病也何曾似旧时。”则转入了她对于往事的回忆。在渡口,寂静无声,只有远处传来的歌鼓声已经中断。这种环境让她不禁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虽然现在身体生病,但似乎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这种对比更加深了她对过去的怀念。

“懒自醉芳卮,剪取清光写楚词。”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孤独和无助。她懒得去喝酒,只想通过剪取明亮的月光来抒发内心的悲伤和思念。这里的“楚词”指的是屈原的《楚辞》,李清照可能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回忆。

最后一句“此会明年何处所?差池。”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焦虑。她不知道自己明年将会在哪里,这种不确定性让她感到迷茫和无助。这里的“差池”可能是指她的心情不稳定,无法安定下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清照晚年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转变和深化,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