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春树隔芊绵,咫尺神灵意惘然。
青壁近迷山寺雨,绿蓑遥入海门烟。
江鱼水阔难通市,石燕风多不避船。
我欲燃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

烟雨渡江

京江春树隔芊绵,咫尺神灵意惘然。

青壁近迷山寺雨,绿蓑遥入海门烟。

江鱼水阔难通市,石燕风多不避船。

我欲燃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

注释:

  1. 京城的江上春天里,隔着一片片细长的柳树。
  2. 虽然距离很近,但神灵却似乎有些茫然。
  3. 靠近青山的寺庙下,正下着一场雨。
  4. 远远地,绿色的渔翁穿着蓑衣进入了海门的烟雾中。
  5. 我渴望点燃犀牛角来照亮幽深的沙洲,但梦中的灵魂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里乘舟过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首句“京江春树隔芊绵”,诗人以京城的江上春天为背景,用“春树”形容江边的柳树,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隔芊绵”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人或友人相隔遥远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这种惆怅之情贯穿全诗,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句“咫尺神灵意惘然”,诗人进一步展开对于神灵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神灵无法触及的无奈。这里的“咫尺”意味着距离非常近,而“神灵意惘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这种迷茫和困惑可能源于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也可能是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接下来的三句分别描绘了山水、江面和船只的景象。“青壁近迷山寺雨”,诗人用“青壁”、“迷山”、“雨”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一座山壁上正在下着雨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绿蓑遥入海门烟”,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海上的景象。在这里,“绿蓑”指的是穿着绿色蓑衣的渔民,而“海门烟”则描绘了海门处的烟雾缭绕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遥远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江鱼水阔难通市,石燕风多不避船”,则是诗人对江面和船只的具体描绘。这里,“江鱼水阔”意味着江水的宽阔,而“不避船”则表达了渔船在大风中依然能够航行的情景。这种描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勇敢。

最后两句“我欲燃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则是诗人对于梦境的描绘。在这里,“燃犀”是一种古代的照明方法,而“幽渚”则指代了一个幽静的小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即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