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航春流上,烟光净客衣。
岸知缘海阔,山自渡江稀。
细路花将尽,空村燕不飞。
浮家吾自可,白首共渔矶。
发维扬
轻航春流上,烟光净客衣。
岸知缘海阔,山自渡江稀。
细路花将尽,空村燕不飞。
浮家吾自可,白首共渔矶。
【注释】
维扬:扬州的别称。
发:出发。
春流:春天的江水。
净:洗。
岸:指江边。
缘:因为。
海阔:海边辽阔。
山自渡江稀:山峦越过长江后显得稀疏。
细路:小路。
将尽:将要凋谢。
空村:空荡荡的村庄。
燕不飞:燕子不再飞翔。
浮家:随船漂浮不定的生活。
吾:我。
白首:白发。
共渔矶:共同生活在渔人居住的地方。
【译文】
春风拂动着江上的小舟,江面映出天空中的云彩,洗去了身上的客尘。
岸边的景色知道大海多么广阔,山峦越过长江后显得稀疏。
小路两旁的花已经凋谢了,空旷的村庄里没有燕子飞翔。
随船漂泊的生活我是可以接受的,等到头发变白了我们还可以一起住在渔人的住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见闻的诗作。诗人在扬州(今属江苏)乘船顺流而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来到了宽阔的长江边。此时正值早春三月,江上春色正浓,诗人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首句“发维扬”,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扬州。“维扬”是扬州的古称,这里借指扬州,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开始的一段新的旅程。次句“轻航春流上”,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行船的画面。这里的“轻航”既形容江水的流动,也隐喻诗人的心情轻松自在,与外界的环境和谐相融。
第三句“烟光净客衣”,则是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光明媚,江水波光粼粼,阳光洒在身上,仿佛洗净了一身的尘埃。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岸知缘海阔”一句,诗人的视线从水面转向了江岸。他看到远处的海面辽阔无垠,与江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缘”字,既有“因为”、“由于”的意思,也有“连接”、“接壤”之意,更有一种“无边无际”、“浩渺无垠”的含义。
紧接着,“山自渡江稀”一句又带出新的视角。诗人的视线再次转移,他发现山峦越过长江后变得稀疏起来,这也许是因为两岸的山势起伏、高低错落所致吧。这句诗既写出了江边的地理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感受。
最后两句“细路花将尽,空村燕不飞”,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诗人看到路边的花都已经凋谢了,村庄里也没有燕子飞翔,这或许是因为天气寒冷或者季节已晚的缘故吧。这里的“细路”指的是乡间的小路,而“空村”则形容了村庄里人迹罕至的情景。
最后一句“浮家吾自可,白首共渔矶”,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展望。他认为只要能够随船漂荡,不受拘束地生活,即使到了晚年也无所谓。他期待着与老友一起在渔人的住处度过余生。这里的“浮家”既是对漂泊生活的一种自嘲,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白首”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和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