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多处处有悲欢,何必沧桑始浩叹。
昨过城西晒书地,蠹鱼无数讯平安。
【解析】
这是一首杂诗,作者借“情多处处有悲欢”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愁。“何必沧桑始浩叹”,意思是说,我们不需要等到经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之后,才开始浩叹感慨。“昨过城西晒书地,蠹鱼无数讯平安”,是说在昨天走过城西晒书的地方时,发现有很多书被虫蛀了,便去问候这些书的“平安”。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答案】
译文:
心中充满愁绪,到处都有哀伤和欢乐,何必等沧海桑田,才感叹世事无常呢?
昨天路过城西晒书的地方,看到许多书籍都遭虫蛀了,便向它们问候:“你们可好?”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诗人因上疏论劾权相韩侂胄而受牵连,贬谪至静江府(今广西桂林)。这首诗写于他谪居期间。全诗以“情多处处有悲欢”为起句,表达了他对国事、家事的深切忧虑。“何必沧桑始浩叹”,意即我们不需要等到经历沧海桑田般巨变之后,才开始浩叹感慨。“昨过城西晒书地,蠹鱼无数讯平安”,意即昨天路过城西晒书的地方时,发现有很多书都遭虫蛀了,便去问候这些书的“平安”。从这两句可以想见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此诗首句点题,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颔联写昨日经过城西晒书之地的情景,用“蠹鱼无数”比喻当时朝廷中奸佞当道、朋党成群的情形;颈联则写自己对那些“蠹书”的关切,暗寓了诗人对朝政的忧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