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诗句释义:

  • 海上
  •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译文:
在南方乍浦和北方的南沙,自古以来都属于汉朝领土。
万里风烟连接着日本,一支军队正在向远方进发。
战船已经被命令去征讨蛮夷,而诸葛亮却只能乘坐船只泛舟出海。
因为看不到王师的踪迹,我感到非常忧愁,只看到寒涛东起,太阳已经西斜。

注释:

  • 海上:诗中“海上”指代诗人所处的位置,可能是在海边或海上某个位置。
  •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描述了地理位置和历史归属,乍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南沙则是中国南海的一个岛屿。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这片土地的归属之情。
  •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万里之遥的风烟相连,一支军队正朝着遥远的日本方向进发。这里的“风烟”可能指的是海上的波浪和风力。
  •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提到了楼船已被派往征伐蛮夷的命令,而诸葛亮则只能乘坐船只泛舟出海。这句话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表达了诗人因看不到王师而感到的极度忧愁,同时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寒涛起伏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和历史事件,传达了诗人对家乡、国家以及战争的深切情感。首句“海上”设定了诗歌的背景和场景,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战争景象以及个人感受。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之情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