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
时来夏后还存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 。
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
时来夏后还存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
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译文:
在三月十九日有活动于攒宫的时候,听到缅甸的消息。
这个日子我在空阶上献了一杯酒,云彩在轩台上飘动很久。
现在到了夏季,我还保存祭祀的仪式,我知道凡是君主都还没有死。
刚刚回来的鸟儿停在了陵墓上,春花刚被放出,果园里弥漫着香气。
每年都要举行寒食节,我与皇帝离得非常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清明节扫墓的诗。首联“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听到消息的内容;颔联“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描写了诗人独自祭拜的场景和天空中云彩的形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颈联“时来夏后还存祀,识定凡君自未亡”,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信仰,认为君主还活着,自己仍然可以为国家效力;尾联“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通过鸟儿归巢、春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