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道当年驻五侯,家家红袖拂箜篌。
屏移凤蜡青烟冷,人去章华皓月流。
垂柳依然临绣户,玉骢无计问高楼。
重来江令头先白,不待言愁始欲愁。

【注释】

过城东戚贵诸里第:经过城东的戚家等几户人家。戚家:晋朝人,名达,字次伦,曾任太子少傅、尚书仆射。

复道当年驻五侯:当年在京城中曾住过五侯府邸。复道:指复道上可以望见京城中景象的长廊。当年:指过去。

章华:宫殿名,故址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皓月流: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

垂柳依然临绣户:垂柳依旧,映入雕花窗前。

重来江令头先白,不待言愁始欲愁:江淹,字文通,南朝齐梁间诗人。他曾做过吴兴太守,晚年为建康令。他的诗有《恨赋》,写他与范晔同游冶亭时的感慨:“……我乃席仁迁,魂去兰台路。……尔乃秦吉了,楼前红黛光。”这里以江淹自比。《恨赋》:江淹的代表作,是他辞赋创作中的高峰之一。此赋借古喻今,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情真意切,悲愤沉郁,感人至深,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江淹的“恨”,不是个人的“恨”,而是时代的“恨”。“不待言愁始欲愁”:不必等到说出忧愁的意思才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夏初,时作者已六十七岁。词中追念昔日的繁华,抒写了对当时现实的感受和忧虑。全词用典贴切,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上片首句点出地点是城东戚家等地。“复道当年驻五侯”,回忆昔日戚氏家族的显贵地位。“复道”,本指复道桥,后泛指高耸的楼阁,此处代指戚氏的府第。当年,即过去。戚氏曾在京都住过五侯府邸。“家家红袖拂箜篌”,指当时戚氏家中的歌妓们弹琴奏乐。“红袖”形容歌伎们穿着艳丽。“箜篌”,一种弦乐器,相传是公元前2世纪西域乐师所创。

下片写眼前的情景。“屏移凤蜡青烟冷”,屏风移动,烛光摇灭,室内显得空寂。“屏”,屏风。凤蜡,指蜡烛,因古代多用凤凰形状的蜡台。“青烟冷”,形容室内气氛冷落凄凉。“人去章华皓月流”,指往日戚氏家族宴饮欢聚的热闹场面已成历史陈迹。“章华”,指章华台,传说是楚灵王修筑的宫台,故址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一带。“皓月流”,明月皎洁明亮地泻进室内。这两句由昔而今,对比鲜明。“垂柳依然临绣户”,垂柳依傍着雕花窗槛,景色依旧如旧。“玉骢无计问高楼”,没有骑马的人去询问那楼上的情况。“玉骢”代代称骏马,也用以比喻贤能之士。“无计问”,意为没有办法去打听或了解情况。“重来江令头先白”。江淹是南朝齐梁之际著名文学家,曾任吴兴(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太守,晚年为建康(今江苏南京)令。江淹有《恨赋》名世,此句化用其意说自己如今鬓发已斑。“不待言愁始欲愁”,不用等到说出口便已感到愁苦,说明作者的忧愁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是时代形势使然;同时表明作者对于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余韵袅袅,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