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翰高悬宝墨香,争从劫火拜灵光。
杜鹃不解留青帝,鹦鹉犹能哭上皇。
璧碗风烟禾黍后,金门花月駃騠傍。
衔杯难尽文通感,独立苍茫过夕阳。

【注释】:

  1. 宸(chén)翰高悬宝墨香:指的是宋徽宗的笔墨。宸,指的是帝王住的宫殿。翰,指书写用的大笔。
  2. 劫火:指战争。
  3. 青帝:指春神。古代以青帝代表春神,所以杜鹃花又名青杜鹃。
  4. 上皇:指唐玄宗李隆基,因李隆基曾受安史之乱影响,被流放至四川,故后人称其为“太上皇”。
  5. 璧碗:古代的一种玉制酒杯。
  6. 駃騠(liú yì):一种马名,这里借代指金门中的马匹。
  7. 文通感:指文人对春天的感慨。
  8. 独立苍茫过夕阳:诗人站在空旷的地方,看着夕阳西下,独自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宋徽宗的笔墨、春神、杜鹃花等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和历史的感慨。

首联:“宸翰高悬宝墨香,争从劫火拜灵光。”这里的“宸翰”指的是宋徽宗的笔墨,而“宝墨香”则是指这笔墨的香气,非常珍贵。诗人通过“争从劫火拜灵光”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颔联:“杜鹃不解留青帝,鹦鹉犹能哭上皇。”这里的杜鹃花和鹦鹉都与春天有关,杜鹃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鹦鹉则在春天啼哭,表达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生动的事物,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慨和对于历史的思考。

颈联:“璧碗风烟禾黍后,金门花月駃騠傍。”这里的“璧碗”和“花月駃騠傍”都是古代的器物和动物,分别代表着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衔杯难尽文通感,独立苍茫过夕阳。”这里的“衔杯”意味着饮酒,而“文通感”则是指文人对春天的感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慨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宋徽宗的笔墨、春神、杜鹃花等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和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