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辞荆域,苍茫问下关。
如闻三月火,好在六朝山。
天堑仍形胜,人群且燕闲。
南枝烦近讯,胜侣许追攀。

【注释】

①荆:荆州。古时称长江以南地区为荆州。

②苍茫:迷蒙。

③三月火:指春天的桃花、李花等。

④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借指金陵,即今江苏南京。

⑤天堑:指长江。形胜:指地理位置优越。

⑥燕闲:指悠闲自在的生活。

⑦南枝:借指南方的友人。

⑧胜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⑨近讯:近来的消息。

⑩追攀:追随。

【赏析】

此诗是诗人经过金陵时写的。首二句点明行止之地,“辞”字下得有力;“苍茫”写旅途所见,有迷漫之感,与第三句中的“三月”相对照,又见江南景色之美;“好在”二字则表明心情愉快。后四句以景抒情,既写出了金陵的地理位置优越和风景优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从长安出发,乘船沿江东下,途经金陵时写了这首诗。

首联“浩荡辞荆域,苍茫问下关。”意思是告别荆州,迷漫中问路下关,这两句诗用一个“浩荡”和一个“苍茫”来描绘自己离开家乡时的心境,表现诗人离别家乡时的心情。“辞”字下得有力,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苍茫”二字则写出了诗人在离别之时看到的江水茫茫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茫然的感觉。

颔联“如闻三月火,好在六朝山。”意思是好像听到了三月里桃花、李花的声音,好在六朝的山上。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写出了诗人看到的风景。这里的“三月”指的是春天,而“三月火”指的是春天的桃花、李花等,这些美丽的花朵让诗人想起了故乡的美好景色。而“六朝山”则是指金陵的六朝时期,这个时期的金陵风光秀美,吸引了诗人的目光。

颈联“天堑仍形胜,人群且燕闲。”意思是说天堑依旧保持它的形胜,人群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天堑”是指长江,而“形胜”则是指地理位置优越,这两个词都表现出了金陵的美丽景色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人群且燕闲”则写出了人们在金陵的生活状态,人们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仿佛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尾联“南枝烦近讯,胜侣许追攀。”意思是说南枝需要你的消息,希望与你一起追寻美好的事物。这里的“南枝”是指南方的友人,而“近讯”则是指最近的消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许追攀”则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追求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风景和人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