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
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
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溪流边的隐居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水墨画卷。
临流(1)
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2)
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3)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4)
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5)
注释:
- 临流:靠近溪流边居住。
- 脉脉:清澈流动的样子。
- 绕舍流:围绕房屋流淌。
- 移床就柳坐溪头:将床搬到柳树下坐在溪水边上。
- 霁:晴朗。
- 涵:倒映。
- 霁影:晴天时水面上反射的影子。
- 寒光:清冷的光芒。
- 村畔砧声:村落旁传来的捣衣声。
- 渐暝:渐渐昏暗。
- 林端蝉翼:树上知了叫声。
- 偃息:躺下休息。
- 底用:何需、何必。
- 乘槎(chá):乘船出海。
译文:
清亮的溪水环绕着屋子流淌,我搬来小床边在杨柳树下面坐下,静静地欣赏着流水潺潺。水面倒映着阳光,仿佛是天空中的彩虹。秋天来临,水面上反射着寒冷的光芒,给大地增添了一份凉爽。村落里的捣衣声渐渐变得微弱,而树林深处传来知了的叫声,声音越来越幽静。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可以躺下来休息,不需要再去海上冒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诗人通过对清澈流水、杨柳、晴空、秋色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山村和林端的景色,突出了自己的隐居之处,更加凸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此中偃息容疏懒”一句,表达了诗人放下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