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古寺晚烟疏,曲巷来寻处士庐。
明月一帘花径掩,白云何处夜窗虚。
醉残禅榻僧求画,秋冷寒毡自著书。
喜得阿戎谈共久,敢题凤字到门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找出相应的诗句,并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访卢素亭”是全诗的首句,点明了全诗的中心事件——诗人访友,因此,这一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从全诗来看,诗人访友的对象有二:一为“处士庐”,即隐士卢素亭的住所;二为“阿戎”,即诗人的朋友阿戎。
【答案】
译文:钟声回荡在古寺里,烟云缭绕到黄昏;来到小巷深处寻找卢素亭。月照花径,明月映掩着花径,不知白云飘向哪里?醉了酒的和尚求画,秋寒时节,僧人自己披上毛毡写书。我很高兴与阿戎谈心谈得久长,敢题凤字于门闾。注释:①卢素亭:作者的友人,隐居不仕。②晚烟疏:指傍晚时分的烟雾迷蒙。③处士庐:隐士的居所。④禅榻:僧徒坐禅用的卧具。⑤阿戎:作者的朋友。⑥喜得:非常高兴。⑦阿戎谈:与阿戎交谈。⑧敢:岂敢。⑨凤字:用鸾凰、凤凰的图案或文字装饰的门饰。⑩题:书写。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访友。诗以“访卢素亭”为线索贯串全篇,写访旧,抒友情,发感慨。前四句写访友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氛围;中间四句写访友的内容及所见所闻;后四句写访友后的感想。
第一句写访问的时间和环境,钟声回荡在古寺里,烟云缭绕到黄昏;来至小巷深处寻找卢素亭。第二句写访友的目的,是为了拜访隐士卢素亭的住所。第三句写访友时所见的美景。第四句写访友时的感受。第五六句写访友时的情景。第七八句写访友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