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西窗夜漏频,旅怀遥想客中身。
土人举火惊村鬼,闽客扬帆祭海神。
待月观潮悬潋滟,看山走马踏嶙峋。
当年游屐存空匣,门掩潇条懒是真。

【注释】

剪烛西窗:指在灯下整理诗稿。漏频:指夜半时分,时间过得快。闽客:指福建的游子。扬帆:指乘船远行。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看山走马:指登山观赏风景,骑马行走。游屐:指游览时的鞋子。存空匣:指将游历时所带的书、画等收藏起来。门掩潇条:用“门掩”形容心情郁郁寡欢。萧条:寒意。

【赏析】

本诗是诗人于丁丑年(1727)客居锦州天桥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剪烛西窗夜漏频,旅怀遥想客中身。”意思是说,在西窗前剪烛,夜深漏尽,思绪万千,遥想自己客居他乡。“剪烛”二字,形象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和苦闷压抑的情绪。

颔联:“土人举火惊村鬼,闽客扬帆祭海神。”意思是说,当地人点燃篝火驱赶鬼魅,闽地的游子扬帆出海祭祀海神。这里的“土人”、“闽客”,分别指的是当地居民和福建来的游子。通过对比“土人”与“闽客”的不同行为方式,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待月观潮悬潋滟,看山走马踏嶙峋。”意思是说,等待月亮升起观赏潮水波光粼粼,登山观看景色,骑马漫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这里的“挂潋滟”,形容月光下的海面波光粼粼。而“看山走马”,则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骑马游赏的豪迈情怀。

尾联:“当年游屐存空匣,门掩潇条懒是真。”意思是说,虽然曾经带着游历四方的足迹回家,但如今却把那些鞋子放在了空箱子里,因为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失落。这里的“当年”与“门掩”相呼应,既表明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又反映了他现在的心境和感受。最后以“懒是真”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