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芊绵荫草痕,亭台只有客传樽。
断桥流水过荒圃,细雨闲花开废园。
醉眼狂歌惊碧落,斜阳古屋易黄昏。
当年事业凭谁问?
残碣尘埋卧短垣。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第1句:“依旧芊绵荫草痕,亭台只有客传樽。”
  •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原本茂盛的草木仍然覆盖着草地的痕迹。这里的“依旧是”表达了时间流逝而事物依然如旧的感觉。同时,“芊绵”形容草色繁茂,而“荫草痕”则形象地展现了这些植物在春日阳光下的影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
  • “亭台只有客传樽”则暗示了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供人休息和聚会的地方,但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亭台和无人问津的酒樽。这一句通过对比,突显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1. 第2句:“断桥流水过荒圃,细雨闲花开废园。”
  • 第二句继续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其中,“断桥流水”可能指的是一座已经废弃的桥梁,水流在这里不再畅通,而是静静地流淌,仿佛诉说着往日的繁忙。而“荒圃”则指被遗忘或荒芜的土地,这里的景象显得有些凄凉。
  • “细雨闲花开废园”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细雨绵绵,花儿在雨中独自开放,似乎在无声地表达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1. 第3句:醉眼狂歌惊碧落,斜阳古屋易黄昏。
  • “醉眼狂歌”描绘了一种放纵不羁、忘乎所以的状态。诗人可能因为饮酒过量,眼神迷离,以至于在醉酒状态下高声歌唱,这种状态使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 “碧落”通常指清澈的天空或者宁静的夜晚,这里用来形容醉眼中看到的星空,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浪漫感觉。而“斜阳古屋易黄昏”则让人联想到夕阳西下,古老的房屋在余晖中显得更加沧桑,容易让人产生怀旧之情。
  1. 第4句:当年事业凭谁问?
  •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最引人深思的部分。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过去的辉煌事业,如今又有谁能去询问呢?这里的“凭谁问”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况的无奈。
  • 通过这样的提问,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过往的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1. 赏析:敦敏这首《和敬亭春郊吊废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场景。从春日的花草到废园的寂寞,从断桥流水到斜阳古屋,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故事的时代。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