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连宵入夜昏,朝来一蹇过郊园。
圯桥水断归村路,新柳烟屯废苑门。
火烧荒原人上冢,鸦啼古庙客销魂。
年年寒食东皋道,傍岸何时结草轩?
莲花池道上
风雨连宵入夜昏,朝来一蹇过郊园。
圯桥水断归村路,新柳烟屯废苑门。
火烧荒原人上冢,鸦啼古庙客销魂。
年年寒食东皋道,傍岸何时结草轩?
译文:
风雨连绵整夜未停歇,清晨出行经过郊野的园子。
圯桥断裂水流中断,通往村子的道路变得荒芜。
荒原中有人举行祭祀,乌鸦啼叫回荡在古庙之中。
每年寒食节都会经过此地,何时能够在此筑屋定居?
注释:
- 风雨连宵入夜昏:形容连续几天的暴雨,夜晚天色昏暗如同暴风雨一般。
- 一蹇过郊园:指早晨出行时遇到困难或不顺,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郊野。
- 圯桥水断归村路:圯桥断裂,原本可以通往村庄的桥梁断了,导致只能走另一条路。
- 火烧荒原人上冢:描述一种风俗,人们在荒地上焚烧纸钱祭祖。
- 鸦啼古庙客销魂:古庙中的乌鸦叫声让人感到凄凉,客人们因此感到心绪不宁。
- 寒食东皋道:寒食节这天通常会经过东皋(地名),这里特指经过此地。
- 傍岸何时结草轩:询问何时能够在此岸旁建一间简陋的草屋,享受片刻安宁。
赏析:
此诗描绘了风雨交加之夜,诗人经过郊外的情景。首句“风雨连宵入夜昏”描写了风雨交加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旅途的艰辛。次句“朝来一蹇过郊园”透露出尽管路途艰难,诗人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第三句“圯桥水断归村路”则展现了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交通不便,不得不寻找替代路线的情况。最后一句“火烧荒原人上冢”,可能是对当地风俗的写实,也可能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隐喻。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坚持前行的坚韧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