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晴雪隔帘栊,直欲飘飖上碧空。
淡荡自应随化境,飞扬岂必藉春风。
愧余岑寂如沾蒂,似尔逍遥忽转篷。
一望弥漫猜色相,不妨真幻有无中。
【注释】
杨花:柳絮,一种轻盈的飞絮。岑寂:寂寞孤独。沾蒂:沾附在花蕊上。逍遥:自由自在,形容飘荡。转篷:指船帆随风飘扬。真幻:真实与虚幻,指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杨花来表现诗人自己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其飘然自得之态,后两句抒发其对人生真幻之理的领悟。
首联“半天晴雪隔帘栊,直欲飘飖上碧空”,描写杨花从高空降落到地上的景象。这景象很美,但诗人却把它当作了飘然欲仙的境界。
颔联“淡荡自应随化境,飞扬岂必藉春风”,承接上面的句子,说杨花虽然轻飘飘地落在地面上,但它并不因此就安于现状,而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化自己的状态,随风飘荡而去。它不需要借助春风的力量才能飞翔,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由的化身,是无拘无束的精神的象征。
颈联“愧余岑寂如沾蒂,似尔逍遥忽转篷”,进一步发挥前面的思想感情。诗人觉得自己像这杨花一样,虽然身处孤寂之中但却能自由自在地飞舞着,他羡慕这种精神的自由,但又感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境遇。
末联“一望弥漫猜色相,不妨真幻有无中”则把前面的描写推向高潮,形象地表现出杨花在风中摇曳飘荡的状态,同时也暗喻出诗人自己的心绪。这里的“色相”,既指杨花的本身的颜色(白色),也指杨花所映照出来的周围事物的色彩,即所谓“真幻有无”。诗人认为杨花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形态和色彩,它所映照出来的周围事物也并不是固定的、永恒的,它们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诗人由此联想到人世间的一切现象也都是如此,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和本质。
这首诗通过写杨花的飞舞飘荡,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即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