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何能滞祖鞭,徵书群识汝南贤。
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
虎门绛帐遥回首,深愧传经负郑玄。
诗句原文:
百里何能滞祖鞭,征书群识汝南贤。
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
虎门绛帐遥回首,深愧传经负郑玄。
翻译:
- 百里之遥,怎能阻止祖先的马鞭?我收到了征召书信,众多有识之士都认识汝南贤人黄去非。
- 剑关从远处望去长达七千里,在北京再次重逢了十四年的时光。
- 新的官职已经授予我紫色的绶带,过去的书卷虽然破旧却依然记载着青丝毡片上的智慧。
- 在虎门前回想过去,深感自己未能完成郑玄那样的伟大使命而感到惭愧。
注释:
百里:这里指的是距离,指代黄去非先生的职位变迁之远。
征书:朝廷的诏书或文书。
汝南贤:汝南指的是地名,此处指代黄去非先生。贤人是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清级:官阶,这里的“清”可能是指清正廉洁,而“级”通常用于描述官员的等级。
遗编: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蠹简:这里指的是书籍中的蠹虫,象征着书籍的破损和陈旧。旧青毡:形容旧书卷上的青苔,象征历史的痕迹或岁月的沉淀。
绛帐:红色帷帐,古代用来指代重要的会议或仪式。
郑玄:字康成,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经学家。他曾长期担任太学的博士,对汉学有极大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黄去非先生仕途变化和个人感慨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黄去非先生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县令升任京城的重要职务,表达了他对这一成就的自豪与喜悦。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剑关和今日的京城,以及提及与友人在燕市的重逢,反映出他对于友情和历史的怀念。此外,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前人一样完成大业的遗憾,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