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裘为春服,服成有馀钱。
探囊留有用,筹画都不便。
沽酒问市价,买醉颇充然。
到眼花柳媚,入馔鱼虾鲜。
开樽愁独酌,有客来翩翩。
相呼复大叫,对坐松石边。
三杯岂云圣,一斗何足仙。
金樽自须满,不必拘十千。
莫愁瓶罍罄,春服尚可捐。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篇四句。首二句写春服典裘,“有馀钱”,说明有钱,可尽情享受;第三、四句写饮酒,买酒问价,“买醉颇充然”;五、六句写宴饮,“花柳媚”和“鱼虾鲜”,说明春宴丰盛;七、八句写宴罢,独酌无客,愁怀难遣,只好开樽畅饮;九、十、十一句写宴散后的情景,对坐松石边,三杯何足以言圣,一斗又何足为仙;十二句点题,金樽自须满,不必拘十千。最后两句以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王戎年减十岁时,诸大人忽得佳名士谓王戎曰:‘君欲知方家(指道家)不?请食麻屑。’因遗之好物,以代寒素。因就下饭,未及顷时,麻屑沾臆。令王侍端,举白曰:‘恐伤先帝(晋武帝司马炎)圣体。’”王戎用此事劝诫大家不要浪费食物。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浪费的不满。

诗歌注释:

典裘:典当皮衣,换取钱财。

典裘为春服:把典当的钱换成春服,表示有钱,尽可以尽情享受。

探囊留有用:从口袋中拿出钱币,准备购买有用的东西。

筹画都不便:考虑买卖都很不方便了。

沽酒问市价:买酒询问价格。

买醉颇充然:买了酒之后感觉很满意。

到眼花柳媚:看着眼前美丽的春景。

入馔鱼虾鲜:进入厨房品尝新鲜可口的菜肴。

开樽愁独酌:打开酒杯,独自饮酒。

有客来翩翩:有客人来了。

相呼复大叫,对坐松石边:互相招呼着一起大声叫嚷,坐在松树和石头旁。

三杯岂云圣,一斗何足仙:喝三杯酒怎么能说是圣人,喝一杯酒又怎么够得上神仙。

金樽自须满,不必拘十千:金杯自然要斟满,没有必要拘泥于价值十千。

莫愁瓶罍罄:不用担心酒器空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整首诗语言通俗流畅,意境清新明丽,结构严谨完整,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诗人以典裘为春服,抒发了一种富贵闲适的心情,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及时行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他通过饮酒、赏花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体现这一主题思想。

诗人首先描写了典裘换钱的情景:“典裘为春服,服成有馀钱。”这两句写出了他有钱,可尽情享受的意思。“探囊留有用,筹画都不便”。这两句写出了他想买些有用的东西,但买卖都不方便。“沽酒问市价,买醉颇充然”。这两句写出了他买到酒之后觉得很满意。“到眼花柳媚,入馔鱼虾鲜”。这两句写出了他在欣赏美景之后,又品尝了美食。“开樽愁独酌,有客来翩翩”。这两句写出了他在独自喝酒时有朋友来访。“相呼复大叫,对坐松石边”。这两句写出了他们相互招呼着一起大声喊叫,坐在山石边。“三杯岂云圣,一斗何足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认为喝酒三杯怎么能说是圣人,喝一杯酒又怎么够得上神仙。“金樽自须满,不必拘十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认为金樽自然要斟满,没有必要拘泥于价值十千。“莫愁瓶罍罄,春服尚可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认为不用担心酒器空了,春天的衣服还可以扔掉。

诗人以典裘为春服,抒发了一种富贵闲适的心情,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及时行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他通过饮酒、赏花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体现这一主题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