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甲午元旦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译文:
- 稀疏的白发并不遮住头顶,守岁时围着火炉竟然睡着了。
- 剪去蜡烛上的蜡花,催促它快点消耗掉那晚上的酒;把钱包里的钱全掏出来,买了一些春联贴在门上。
- 听着烧爆竹的声音,孩子们的心依然活泼;看着桃木雕刻的符咒,老人家的兴致反而更高了。
- 随着鼓角声中梅花的香气更加浓郁,我们五更时分就一起欢笑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注释:
- 萧疏白发:形容人的头发稀疏、苍老,这里指诗人年纪大了,白发很多。
- 守岁围炉:指守岁,即除夕夜守到天亮,围炉取暖,这里指的是过春节时守旧岁。
- 翦烛催乾:剪去蜡烛的烛芯,使蜡烛燃烧得更快,这里用来表达抓紧时间用掉酒的意思。
- 买春钱:买春就是买年货、准备过年用的东西,这里指花钱购买春联和装饰品。
- 童心在:指孩子们还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童心。
- 老兴偏:指老年人的兴致特别高。
- 鼓角梅花:指节日期间听到战鼓声和号角声,还有梅花香,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五更:古代计时方法,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通常五更天是天刚亮的时候。
- 欢笑:开心地笑。
- 拜新年: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传统节日——元旦的情景,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发”、“守岁”、“剪烛”等,既展现了岁月无情的流逝,也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特别是最后两句,“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富含诗意,将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温暖而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