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诗句】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译文】
这一天,又是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经结束,又在书房里备了另一桌酒菜,自己则步行来到寺庙邀请雨村。因为那天看见甄家女仆时,雨村就回头看了她好几次,自认为她是自己的知己,所以一直放在心上。如今又是中秋之夜,他不禁在明月之下感慨万千,于是吟出一首五言律诗:
无法预测的三个愿望,增添更多忧愁。
郁闷的时候常常皱起眉头,行走的时候会频频回头。
独自一人看着风中的自己的影子,谁能与月亮下的人成双结伴?
月光似乎有情意在向我示意,它先爬上了玉人的楼阁。
雨村吟诵完毕,又想到自己一生的抱负,可惜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于是他又搔头长叹,再次高声吟咏一句:
珍珠放在匣子里寻求好价钱,金钗等待时机才能飞起来。
恰好士隐走过来听见了,笑着对雨村说:“雨村兄真是胸怀壮志啊!”雨村忙笑道:“只是偶尔吟诵古人的诗句,哪里敢狂妄至此。”于是问:“老先生为何兴致勃勃地来到这?”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你旅居在外的友人,定会感到寂寞,所以我特意准备了一些酒菜,邀请你到我寒舍小聚,不知你能否赏光?”雨村听了,并不推辞,笑着说:“既然您如此盛情相邀,我怎么敢辜负您的美意呢?”说着,便和士隐一起返回书院这边。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开篇的第一回中的内容,通过描述中秋节夜雨村和甄士隐的相遇,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一句,交代了时间背景是中秋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团圆、和谐,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时光。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两人的故事将会围绕中秋节展开。
“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两句,描绘了士隐为了邀请雨村赴宴而特意在家中设宴并亲自前往寺庙的场景。这种行为展示了士隐的细心与周到,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雨村的重视。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一句,透露了雨村与甄家女仆之间曾有过某种特殊的缘分。这种缘分可能是基于他们之间的相识,也可能是基于某种深藏不露的情感。
“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这一句揭示了雨村对甄家女仆的感情不仅仅是普通的朋友之情,而是更加深厚的知己之情。这种感情让他时刻牵挂着这位女子的命运和未来。
“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雨村因中秋节的到来而产生的感慨之情。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而雨村在这样的时刻自然也会有所感触和期待。
“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几句,是雨村吟诵的五言律诗内容。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其中“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两句,既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一句以及接下来的对话,展示了士隐与雨村之间友好的交流。通过他们的谈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和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雨村和甄士隐的相遇和交流的描述,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丰富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