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诗句解读
1.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注释:这句话描述的是中秋节的景象。”时逢三五便团圆”意指每逢十五月圆之夜,人们都会聚在一起欣赏月亮,庆祝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形容月光明亮如洗,如同用阳光来照护栏杆一样。这里的“玉栏”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用来装饰的栏杆,常在节日或重要时刻被装饰得格外华丽。
赏析:通过描绘中秋佳节的美景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向往和对和谐生活的赞美。
2.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中秋月圆的时刻,月亮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人们抬头仰望,表达着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赏析: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时刻的情感状态和精神状态。
译文
- 每逢十五月圆之夜,大家便聚在一起欢庆团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华丽的栏杆,宛如阳光一般温暖而明亮。
- 当月亮缓缓升起,照亮大地的时候,人们纷纷抬头仰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月亮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其变化和升落都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诗人借助月亮的变化,表达了对家人团聚、生活和谐的美好祝愿。此外,诗歌中的“时逢三五便团圆”等表述,不仅体现了对节日氛围的渲染,也折射出作者对社会风俗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