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诗句
-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
- “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 “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
- “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
- “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 “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译文
- 没想到这一天是三月十五日,在葫芦庙里炸香的时候,那些和尚不小心,油锅起火,火势蔓延到了窗户纸。
- 当地人们大多使用竹篱和木头做墙,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命运注定如此,接连不断的灾难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一切。这条街区被火焚烧得就像烈火山脉一样。
- 尽管当时有官兵和民众前来救援,但火势已经失控,根本无力挽救。他们整整烧了一个晚上,直到天明才渐渐熄灭,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此而被毁。
- 甄家就住在隔壁,已经被大火烧毁成一堆瓦砾场。只有甄士隐的夫妇以及几个家丁的生命得以幸存,他急得只能不停叹息。
- 无奈之下,只好与妻子商量,搬到附近的田庄上暂时居住。然而近年来,因为连年干旱少雨,盗贼猖獗,到处都是抢夺土地、掠夺财物的事情,老百姓们生活不得安宁,因此官兵四处剿捕,使得无处可逃。
- 甄士隐最终只能变卖田产,带着妻子和两个丫鬟投奔了岳父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紧张的氛围营造,展示了一个因战乱、自然灾害和不法行为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悲惨遭遇。诗中不仅描述了火灾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还反映了战争和自然灾难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破坏,以及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通过对甄士隐夫妇的遭遇的描述,表达了对苦难中人们的同情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节描写,如“油锅火逸”和“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加深了故事的紧迫感和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