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第一回的一部分,讲述了贾雨村的经历。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译文:简陋的房间空空荡荡,曾经堆满了公文。衰败的草和枯萎的杨柳,曾是歌舞升平的地方。
注释:陋室空堂,形容家境清贫,没有多余的财物供人享乐。当年笏满床,指的是贾雨村过去地位显赫,手中经常拿着写有文件的笏板。衰草枯杨,形容环境荒凉,没有生机。曾为歌舞场,指过去贾雨村在官场中应酬宴会时的快乐时光。
赏析:通过对比贾雨村过去的生活与现状,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译文:蜘蛛网已经布满了雕花的梁柱,绿色的纱窗现在又被修补到了破旧的窗户上。
注释:蛛丝儿,指蜘蛛网。结满雕梁,描述梁上的装饰物(如雕刻)被蜘蛛丝覆盖的情景。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用绿色纱窗修补了破旧的窗户。
赏析:描绘了贾雨村家的现状,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译文:说什么脂粉刚刚涂抹得浓艳,妆容刚刚涂抹得香气扑鼻,可是为何双鬓已经斑白如同秋天的霜呢?
注释:脂正浓,指涂抹得非常浓重的脂粉。粉正香,指妆容非常鲜艳。如何两鬓又成霜,指年纪大了,头发变白了。
赏析:感叹岁月无情,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译文:昨天还在黄土飞扬的战场上送别白骨,今天晚上却在红灯高挂的帐篷里与美娇娘共度良宵。
注释:黄土陇头,形容战场的残酷景象。送白骨,指送别阵亡的士兵。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指今晚与心爱的女子享受爱情生活。
赏析:表达了贾雨村从战场归来后的变化,从一个英勇的将军变成了一个沉迷于儿女情长的男子。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译文:金玉满箱,银子也满满的,转眼之间却成了街头巷尾乞丐们攻击的对象。
注释:金满箱,指财富堆积如山。银满箱,指财富丰富。展眼乞丐人皆谤,意指一夜之间从富贵到贫穷,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赏析:揭示了贾雨村从富贵到贫困的过程,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译文:正在感叹别人的命短,没想到我自己回来却是身陷困境。如果教导有方,保不准将来会成为强悍的人。
注释:别人命不长,指别人的寿命短暂。自己归来丧,指自己回到家乡后遭遇不幸。训有方,指家教严明,教育有方。日后作强梁,指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强势的人。
赏析:贾雨村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反思,同时也对他人的遭遇感到惋惜。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选择富贵的生活条件,谁能想到自己会沦落到烟花巷子这种地方。因为嫌弃纱帽太小,所以被戴上了枷锁;曾经怜惜破旧的棉袄,现在却嫌弃它太长。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为他乡就是故乡。真是太荒唐了,最后终究是给别人做嫁衣裳!
注释:膏粱,指富贵人家的食物。因嫌纱帽小,指因为嫌弃官位不够大而受到惩罚。锁枷杠,指遭受刑罚。昨怜破袄寒,指曾经因为贫穷而感到寒冷。今嫌紫蟒长,指现在的社会地位不如从前。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指各种纷争不断。反认他乡是故乡,指最终发现自己的故乡并不是真正的故乡。甚荒唐,表示非常荒唐可笑。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指最终的结局是自己被利用或牺牲。
赏析:贾雨村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他的经历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人命运的无常和社会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