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红楼梦 · 第二十二回 ·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诗句

  1.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
  2. 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
  3. 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
  4. 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
  5. 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译文

  • 黛玉又道:“这一段可以宽恕原谅。为什么你又和云儿做眼神示意?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故意跟我玩闹,他自己就自轻自贱了吗?他原本是公侯家的小姐,我只是个贫民家的丫头,他跟我玩闹,假如我说了反对的话,岂不是让他更加被人轻视吗?这个想法是不是不对?”
  • 宝玉见说:“刚才我和湘云私下谈论这件事,你也听到了。仔细想想,我自己本是为了他和湘云的关系才感到烦恼,担心他们之间会产生隔阂,所以我才在中间进行调和,没想到并没有成功,反而让两边都受到了指责。这与前些日子我看过的《南华经》中的话说的很相似,书中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等等话语。因此我想得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再细细想来,眼前这两个人,还没有好好地和解和妥协。以后还想做什么呢?想到此处,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争辩的了,于是我转身回到房里。”
  • 黛玉见他去了:“林黛玉见他离开了,就知道他的思考没有趣味,赌气也离去了,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不禁自己的怒气也越来越重,于是说道:‘这一次你离开吧,这辈子也别来找我了,也不要再跟我说话了。’”

赏析

  • 情感复杂:这首诗展示了林黛玉复杂的情感变化。起初,她对宝玉和云儿之间的举动感到不安,并试图通过调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然而,她的忧虑最终导致了她的愤怒和赌气。
  • 禅宗思想的体现:诗中引用的《南华经》语句反映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如“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等,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重要性。
  • 诗意与哲理的结合:整首诗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互动,诗人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处理冲突的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