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便知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今听见红玉问坠儿,便知是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又见坠儿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坠儿满口里答应
了,接了手帕子,送出贾芸,回来找红玉,不在话下。
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似有朦胧之态。袭人便走上来,坐在床沿上推他,说道:“怎么又要睡觉?闷的很,你出去逛逛不是?”宝玉见说,便拉他的手笑道:“我要去,只是舍不得你。”袭人笑道:“快起来罢!”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宝玉道:“可往那去呢?怪腻腻烦烦的。”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
诗句:
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便知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今听见红玉问坠儿,便知是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又见坠儿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坠儿满口里答应了,接了手帕子,送出贾芸,回来找红玉,不在话下。
译文:
在上个月,贾芸来园中栽种花草时,他偶然发现了一块绣着花鸟的帕子,便猜到这块帕子是园里某个人遗失的,但不确定是谁的。因此,贾芸没有立即行动。现在,他听说红玉和坠儿在谈论这块帕子,立刻意识到它就是红玉的。这让贾芸非常开心,并且看到坠儿正在追寻那块帕子,他也有了主意。于是他从袖子里拿出自己的帕子,笑着对坠儿说:“这是我给你的,如果你得到了对方的感谢礼物,就不要隐瞒着我。”坠儿一口答应下来,接过了帕子,并将贾芸送出园门,之后去红玉那里寻找那块帕子。这件事的细节就不在这里详述了。
注释:
- 贾芸:小说中的人物,贾府中的小厮。
- 罗帕:一种绣有图案的丝质手帕。
- 园内:贾府的大观园。
- 红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宝玉的表妹。
- 坠儿:另一个角色,与红玉一同在园子里工作。
- 贾芸来找宝玉:暗示了宝玉和贾芸之间的某种关系或故事发展。
- 懒懒的歪在床上:描绘宝玉的状态,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神情有些朦胧。
- 袭人:宝玉的贴身丫鬟,性格活泼开朗。
- 葳蕤:茂盛、繁盛的样子。
- 谢礼:接受别人赠予的感谢之物。
- 快起来罢:催促宝玉起身。
- 出去逛逛:建议宝玉去外面散散心。
- 心里烦腻:感到心情烦躁不安。
- 葳蕤:茂盛、繁盛的样子。
- 越发:更加。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贾芸与红玉、坠儿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园中生活画面。诗中不仅描写了宝玉和贾芸的关系,还反映了园中人物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红楼梦》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物心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