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薛蟠等一齐都叫“快请”。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众人忙起席让坐。冯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紫英答道:“家父倒也托庇康健。近来家母偶着了些风寒,不好了两天。”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名为“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部分:“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

  • 诗意: 正当两人谈论着其他事情时,有人通报说有客人来访。
  • 关键词: “正说”,意味着他们正在交流时;“冯大爷”,指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
  • 赏析: 这一句表明宝玉和薛蟠在说话时被打断,因为又有新客人到来,增加了话题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 诗意: 通过听来的通报,宝玉立刻意识到来人是冯紫英。
  • 关键词: “神武将军”,指的是古代官职,此处泛指显赫身份;“紫英”指冯紫英的名号。
  • 赏析: 通过名字和职位的关联,宝玉迅速识别出了这位尊贵的访客,显示出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第三部分:“薛蟠等一齐都叫‘快请’”

  • 诗意: 薛蟠和其他人都急切地邀请对方坐下。
  • 关键词: “薛蟠”,即薛蟠,宝玉的好友,此处为代称;“快请”,表示非常尊敬和热情地邀请。
  • 赏析: 这句话展示了贾、薛两家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

第四部分:“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

  • 诗意: 当人们还在说话的时候,冯紫英已经笑着走了进来。
  • 关键词: “说犹未了”,表示话还没讲完;“笑”,描述冯紫英的轻松愉快状态;“进来了”,描绘他的到来方式。
  • 赏析: 这一部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表现了冯紫英的风趣与随性。

第五部分:“众人忙起席让坐”

  • 诗意: 看到冯紫英的到来,众人立刻起身为他让座。
  • 关键词: “起来”,动词,意为站起来;“席”,宴席;“让坐”,表示恭敬地邀请对方坐下。
  • 赏析: 这句反映了贾、薛两家人的礼貌和对冯紫英的尊敬。

第六部分:“冯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

  • 诗意: 冯紫英笑着回答,暗示自己并不需要外出,在家也很快乐。
  • 关键词: “笑道”,表达冯紫英的愉悦心情;“好呀”,回应中的感叹词,表示同意或认可;“不出门”,说明他不追求外面的活动;“在家里高乐”,直接表达了他在家中的满足和幸福。
  • 赏析: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冯紫英性格开朗,享受家庭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宝玉等人的深厚情谊。

第七部分:“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

  • 诗意: 宝玉和薛蟠对冯紫英的健康表示关心。
  • 关键词: “一向”,时间状语,指过去一段时间;“少会”,很少见面或接触;“身体康健”,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
  • 赏析: 这句话展现了宝玉和薛蟠对长辈的尊重和关心。

第八部分:“紫英答道:‘家父倒也托庇康健’”

  • 诗意: 冯紫英回应说自己的父亲身体状况良好。
  • 关键词: “家父”,指冯紫英的父亲;“托庇”,比喻得到庇护或照顾;“康健”,健康。
  • 赏析: 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心和支持。

第九部分:“近来家母偶着了些风寒,不好了两天。”

  • 诗意: 冯紫英提到了自己母亲的病情。
  • 关键词: “家母”,母亲的意思;“风”,可能指感冒或其他风寒类的疾病;“着了点儿风寒”,轻微受寒;“不好了两天”,病情持续了一段时间。
  •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冯紫英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反映了他的家庭状况。

第十部分:“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

  • 诗意: 薛蟠注意到冯紫英脸上有伤痕,并开玩笑地问是谁造成的。
  • 关键词: “面上有些青伤”,脸部受伤的迹象;“又和谁挥拳的”,询问是谁造成的伤痕;“挂了幌子了”,用夸张的说法形容伤口看起来像是故意为之。
  • 赏析: 这句话展示了薛蟠的幽默感和对朋友的关心。

第十一部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 诗意: 冯紫英解释了脸上的伤痕来源。
  • 关键词: “从那一遭”,指过去的某个事件或时期;“报仇都尉的儿子”,指曾经与某人结怨;“怄气”,生气或闹别扭的行为;“又挥拳”,再次打架的动作;“兔鹘捎一翅膀”,打鸟时的玩笑动作,这里可能是一个双关语或者俚语,暗指打中了鸟儿的翅膀。
  • 赏析: 这段话揭示了冯紫英的性格特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同时也展示了他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第十二部分:“宝玉道:‘几时的话?’”

  • 诗意: 宝玉询问冯紫英关于伤痕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 关键词: “几时”,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点;“话”,对话的一部分。
  • 赏析: 这句话展现了宝玉对朋友的好奇心和关心。

第十三部分:“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

  • 诗意: 冯紫英告诉宝玉自己是在三月二十八日离开的,前些天就已经回来了。
  • 关键词: “三月二十八日”,“前儿”,“就”,“也”,“回来”,时间状语的连贯使用。
  • 赏析: 这句话提供了事件的时间节点,为理解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框架。

第十四部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

  • 诗意: 宝玉回忆起之前在沈世兄家宴会上没有见到冯紫英,并向他提出疑问。
  • 关键词: “怪道”,表示出乎意料的感觉;“初三四儿”,“前儿”,时间状语的连贯使用;“沈世兄家赴席”,参加宴会;“不见你”,表示在宴会上没有见到冯紫英;“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询问只有冯紫英去,还是有其他长辈也去了?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宝玉对于朋友缺席的遗憾和对聚会情况的好奇。

第十五部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 诗意: 冯紫英解释了自己之所以出席宴会的原因,同时表达了这次经历虽然不幸却带有幸运的色彩。
  • 关键词: “可不是家父去”,明确表示是父亲去了;“我没法儿”,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寻那个苦恼去”,寻找不愉快的事物去做;“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尽管遇到了不幸的事情,但也带来了好运。
  • 赏析: 这段话不仅展示了冯紫英的个性,还体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