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诗句

宝玉贾政见忠顺长史官,忠顺府里琪官去。    
贾政心下疑忠顺王府,忠顺王府派人来求情。    
琪官忠顺王所爱,忠顺府中人寻不得。    

译文

宝玉和贾政见到忠顺的长史官,忠顺府里的琪官失踪了。
贾政心中疑惑,忠顺王府派人来求情。
忠顺府的王爷很喜爱琪官,但府中的人找不到琪官的踪迹。

注释

  • 宝玉: 指贾宝玉。
  • 贾政: 指贾政,贾宝玉的父亲,一位严肃的官僚。
  • 忠顺长史官: 忠顺府的一名高级官员。
  • 琪官: 一个名叫琪的小旦(戏曲演员)。
  • 王爷: 指忠顺府的王爷。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宝玉和贾政与忠顺王府长史官的一次相遇,并揭示了王府长史官来访的原因——寻找失踪的琪官。贾政对此事感到困惑,因为忠顺府并没有与他交往的先例。然而,忠顺王府长史官的到来表明,他们确实想从他那里得到帮助,因为他对琪官有特殊的感情和信任。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忠顺王府对琪官的重视和期望,以及他们对宝玉的请求。整个事件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上的权力游戏,以及个人情感在政治事务中的微妙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