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婆子丫头打扫亭子,收拾杯盘。袭人和平儿同往前去,让平儿到房里坐坐,再喝一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罢。”说着便要出去。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平儿悄悄告诉他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袭人道:“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哄的我们呆呆的等着。”平儿道:“你又说没良心的话。你难道还少钱使?”袭人道:“我虽不少,只是我也没地方使去,就只预备我们那一个。”平儿道:“你倘若有要紧的事用钱使时,我那里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使,明儿我扣下你的就是了。”袭人道:“此时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起来不够了,我打发人去取就是了。”
译文:
红楼梦里,第三十九回,村姥姥随意说话,情哥哥却总是追根溯源。
众婆子丫头正在打扫亭子,收拾杯盘。袭人和平儿一同前往,让平儿进屋休息片刻并喝杯茶。平儿说:“不喝茶了,再来吧。”说着就要离开。袭人又叫住她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有发放呢,这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方近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反正再过几天就发放了。”袭人笑道:“为什么,吓到你了吗?”平儿悄悄告诉她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取了,用来支付给需要的人。等到其他地方的利钱收齐后,凑齐了才发放的。因为你,我才告诉你这些。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袭人笑道:“难道他还缺钱用吗?难道还嫌不够吗?何必如此操心呢。”平儿笑道:“哪里是呢,这几年拿着这项银子,翻出了几百来。他每月的公费又用不完,十两八两地零星攒下后放出去,只他的这一项利钱,一年不到,就能积攒上千两银子了。”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骗得我们呆呆地等着。”平儿道:“你又说什么没良心的话。难道你还缺钱吗?”袭人道:“我虽然不缺,但也没有地方使用,就只是准备着给我们那一个。”平儿道:“如果你有紧急的事情需要用钱,我就还有几两银子,你先拿来用吧,明天我再扣下你的就是了。”袭人道:“现在也用不着,怕一时要用的时候不够,我就派人去取就是了。”
赏析:
这首诗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主要讲述了宝玉和袭人在园中的对话。诗中展现了袭人对宝玉的关心与担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剥削现象。
诗中“村姥姥是信口开合”一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贾府内外的反差,一方面贾府中的长辈们讲究规矩,而另一方面底层的小人物则显得粗俗无礼。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阶层差异的深刻洞察。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则描绘了宝玉的个性特点,他是一个对情感问题特别敏感、追求真理的人。这里的“情哥哥”暗指黛玉,而“情哥哥”则是指宝玉自己,因为他对黛玉的情感非常执着。这一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伏笔。
诗中的“月钱”一词是当时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工资制度,指的是官员或太监等高级职务人员的月收入。诗中通过平儿的对话,揭示了贾府内某些人利用职权谋私利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这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写、人物的对话以及诗词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情感纠葛以及社会现实。它既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