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黛玉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又向宝琴道:“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听听。”宝琴方答道:“记得是首五言律,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说着,便叫小螺来吩咐道:“你到我那里去,就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作的好诗,请你这‘诗疯子’来瞧去,再把我们‘诗呆子’也带来。”小螺笑着去了。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第五十二回的一段情节。它描述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在一起讨论作诗的话题,其中宝琴讲述了她在国外的经历,以及如何作诗的情况。

诗句: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    
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    
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    
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    
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众人都称奇道异。    
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    
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    
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    
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    
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    
黛玉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    
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    
又向宝琴道:“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听听。”    
宝琴方答道:“记得是首五言律,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    
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    
说着,便叫小螺来吩咐道:“你到我那里去,就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作的好诗,请你这‘诗疯子’来瞧去,再把我们‘诗呆子’也带来。”    
小螺笑着去了。    

注释:

  • 宝玉: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贾宝玉。
  • 黛玉: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
  • 宝钗: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薛宝钗。
  • 水仙腊梅:这是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共同创作的诗歌题材。
  • 外国的女子:宝琴描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女性,她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 外国美人:宝琴将这位女性称为“外国的美女子”。
  • 五言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云儿:小说中的另一个角色,名字可能与“云”字有关。
  • 诗疯子诗呆子:这两个词语可能是对宝玉和黛玉的调侃,暗示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够理智或者过于冲动。

赏析:
这段文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生动的描写,通过宝琴的叙述展现了她在国外的经历以及诗歌创作的过程。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宝琴的文化素养和创作才能,也反映了她与宝玉、黛玉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这段文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宝琴的个性特点和幽默感。整体而言,这段文字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