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麝月、袭人三人又说:“他两个去请,只怕宝林两个不肯来,须得我们请去,死活拉他来。”于是袭人晴雯忙又命老婆子打个灯笼,二人又去。果然宝钗说夜深了,黛玉说身上不好,他二人再三央求说:“好歹给我们一点体面,略坐坐再来。”探春听了却也欢喜。因想:“不请李纨,倘或被他知道了倒不好。”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袭人又死活拉了香菱来。炕上又并了一张桌子,方坐开了。

宝玉忙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又拿个靠背垫着些。袭人等都端了椅子在炕沿下一陪。黛玉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因笑向宝钗、李纨、探春等道:“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往后怎么说人。”李纨笑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间如此,并无夜夜如此,这倒也不怕。”说着,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像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诗句】
晴雯、麝月、袭人三人又说:“他两个去请,只怕宝林两个不肯来,须得我们请去,死活拉他来。”于是袭人晴雯忙又命老婆子打个灯笼,二人又去。果然宝钗说夜深了,黛玉说身上不好,他二人再三央求说:“好歹给我们一点体面,略坐坐再来。”探春听了却也欢喜。因想:“不请李纨,倘或被他知道了倒不好。”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袭人又死活拉了香菱来。炕上又并了一张桌子,方坐开了。

【译文】
晴雯、麝月、袭人三人商量道:“他两个去邀请,但担心宝钗和林黛玉不会来,我们必须亲自去邀请,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请来。”于是袭人与晴雯再次命令家里的仆人打着灯笼,两人再次出门。果然薛宝钗说夜已深沉,林黛玉说身体不适,他们一再恳求说:“至少给我们一些面子,让我们稍微坐一会再走。”探春听到后也表示赞同。因为不想被李纨知道,所以决定让翠墨和小燕一起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最终四人在怡红院集合。接着,袭人又死命地拉着香菱加入进来。炕上又并排放了一张桌子,大家开始坐下。

【注释】

  • 晴雯、麝月、袭人:指三位女性角色。
  • 宝林:指林黛玉和薛宝钗。
  • 李纨:指李纹。
  • 香菱:指的是薛宝钗的贴身丫鬟。
  • 艳冠群芳:形容美艳胜过其他人。
  • 艳冠群芳签筒:一种装有象牙花名签子的竹雕筒。

【赏析】
这首《红楼梦》中的诗描述了一次怡红院里的聚会活动。通过三位女性的讨论和行动,展现了贾府女性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互助精神。特别是她们不顾他人感受,坚持邀请自己信任的朋友参加聚会的情景,展示了她们对朋友的重视和对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尽管面对的是可能生病或者不愿意参与的宝钗和黛玉,她们依旧保持着乐观和热情的态度,这反映了作者曹雪芹所描绘的贾府女性形象——既有才华,又有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出贾府大家族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