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
重,入我门来一笑逢。书毕,停了乩。岫烟便问请是何仙,妙玉道:“请的是拐仙。”岫烟录了出来,请教妙玉解识。妙玉道:“这个可不能,连我也不懂。你快拿去,他们的聪明人多着哩。”岫烟只得回来。进入院中,各人都问怎么样了。岫烟不及细说,便将所录乩语递与李纨。众姊妹及宝玉争看,都解的是:“一时要找是找不着的,然而丢是丢不了的,不知几时不找便出来了。但是青埂峰不知在那里?”李纨道:“这是仙机隐语。咱们家里那里跑出青埂峰来,必是谁怕查出,撂在有松树的山子石底下,也未可定。独是‘入我门来’这句,到底是入谁的门呢?”黛玉道:“不知请的是谁!”岫烟道:“拐仙。”探春道:“若是仙家的门,便难入了。”
诗句翻译:
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书毕,停了乩。岫烟便问请是何仙,妙玉道:“请的是拐仙。”岫烟录了出来,请教妙玉解识。妙玉道:“这个可不能,连我也不懂。你快拿去,他们的聪明人多着哩。”岫烟只得回来。进入院中,各人都问怎么样了。岫烟不及细说,便将所录乩语递与李纨。众姊妹及宝玉争看,都解的是:“一时要找是找不着的,然而丢是丢不了的,不知几时不找便出来了。但是青埂峰不知在那里?”李纨道:“这是仙机隐语。咱们家里那里跑出青埂峰来,必是谁怕查出,撂在有松树的山子石底下,也未可定。独是‘入我门来’这句,到底是入谁的门呢?”黛玉道:“不知请的是谁!”岫烟道:“拐仙。”探春道:“若是仙家的门,便难入了。”
译文:
唉!来去如风,没有踪迹可寻,青埂峰下靠着古老的松树。想要追寻他,山峦重重,但一旦踏入我家的大门,便能一笑相逢。书写完毕,停下了乩文。岫烟询问请来的是什么神仙,妙玉回答说:“请的是拐仙。”岫烟抄录了下来,向妙玉寻求解释。妙玉表示“这我不能懂”,建议她快去处理,因为那些懂得的人太多了。岫烟无奈只得回来。进入庭院后,大家都在询问情况如何。岫烟来不及详细说明,就将所记录的乩文交到李纨手上。众人和宝玉争相观看,都解开了“一时想找又找不到,但又丢不掉”的意思,但却不知道何时能找到那青埂峰的具体位置。李纨说这是一种隐藏的玄机。我们家里哪里会有青埂峰出现?一定是某个人担心被查出,把青埂峰放在了有松树的石头下面。但这“入我门来”到底指的是哪个门户呢?黛玉问道。岫烟回答说“拐仙”。探春则认为如果是仙家门派,那就很难进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又引人遐想的场景,通过岫烟的笔记形式展现了一段关于仙界的对话。妙玉作为关键人物,其对“入我门来”这一短语的解释充满了玄妙和哲理,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想象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借代,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有趣,同时也寓意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