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心里着忙,便捕风捉影的混找,没一块石底下不找到,只是没有。回到院中,宝玉也不问有无,只管傻笑。麝月着急道:“小祖宗!你到底是那里丢的,说明了,我们就是受罪也在明处啊。”宝玉笑道:“我说外头丢的,你们又不依。你如今问我,我知道么!”李纨探春道:“今儿从早起闹起,已到三更来的天了。你瞧林妹妹已经掌不住,各自去了。我们也该歇歇儿了,明儿再闹罢。”说着,大家散去。宝玉即便睡下。可怜袭人等哭一回,想一回,一夜无眠。暂且不提。
且说黛玉先自回去,想起金石的旧话来,反自喜欢,心里说道:“和尚道士的话真个信不得。果真金玉有缘,宝玉如何能把这玉丢了呢。或者因我之事,拆散他们的金玉,也未可知。”想了半天,更觉安心,把这一天的劳乏竟不理会,重新倒看起书来。紫鹃倒觉身倦,连催黛玉睡下。黛玉虽躺下,又想到海棠花上,说“这块玉原是胎里带来的,非比寻常之物,来去自有关系。若是这花主好事呢,不该失了这玉呀?看来此花开的不祥,莫非他有不吉之事?”不觉又伤起心来。又转想到喜事上头,此花又似应开,此玉又似应失,如此一悲一喜,直想到五更,方睡着。
诗句
红楼梦 · 第九十五回 ·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译文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元妃薨逝,贾府一片混乱。宝玉因误会将一块假玉当作真玉,导致其精神失常。袭人等忙于寻找宝玉丢失的玉,但未果。宝玉则傻笑不已。麝月焦急地询问宝玉丢失的具体位置,宝玉却回答不知道。李纨和探春劝解大家不要过于追究此事,表示明天再继续讨论。大家散去后,宝玉便躺下休息。黛玉想起与宝玉金玉缘的事情,心中感到不安,重新翻看书籍。紫鹃感到疲倦,催促黛玉入睡。黛玉虽然躺下,但仍旧担忧宝玉的安危,反复思考此事的缘由,直到五更才睡着。
注释
-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所著。
- 第九十五回:这是《红楼梦》中的第95章,讲述了元妃薨逝的事件及其对贾府的影响。
- 因讹成实:由于误会造成了真实的结果。
- 元妃薨逝:指的是元春皇帝的女儿、贾府的长孙女元春去世。
- 宝玉疯颠:指宝玉因为误会而精神失常。
- 袭人:贾府中人,宝玉的贴身丫鬟。
- 麝月:也是贾府中的丫鬟,关心宝玉的安危。
- 李纨:贾府中的一位夫人,她和探春一同劝解宝玉。
- 探春:贾府中的另一位夫人,协助李纨劝解宝玉。
- 黛玉:贾府中人,是宝玉的表妹,经常思考宝玉的安危。
- 紫鹃:贾府中的丫鬟,负责照顾黛玉。
- 海棠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赏析
本回描绘了元妃薨逝这一重大事件对贾府的冲击,以及贾宝玉因误会而精神失常的情形。通过对黛玉、袭人、麝月等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贾府中人的忧虑和焦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通过宝玉的精神状态,暗示了金玉缘分的主题,以及宝玉对于宝玉和黛玉之间关系的思考。整体上,此回展现了《红楼梦》中深刻的人性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