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停了一会儿,颤巍巍的说道:“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罢。”说着,自己移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走了半天,还没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紫鹃取了绢子来,却不见黛玉。正在那里看时,只见黛玉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又见一个丫头往前头走了,离的远,也看不出是那一个来。心中惊疑不定,只得赶过来轻轻的问道:“姑娘怎么又回去?是要往那里去?”黛玉也只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问问宝玉去!”紫鹃听了,摸不着头脑,只得搀着他到贾母这边来。

诗句:
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
译文:
黛玉此时的心境如同油、酱、糖、醋混合在一起,无法分辨出是哪一种味道,她感到既甜蜜又苦涩,又酸又咸,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
注释:
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形容各种味道都混杂在一起。
倒处:比喻各种味道相互交融,无法分辨。

译文:
停了一会儿,颤巍巍地说道:“你别混说了。你再混说,叫人听见又要打你了。你去罢。”
注释:
颤巍巍:形容动作迟缓或身体不适的样子。
混说:胡乱说话,无根据地乱说。
叫:使唤。
去罢:离去,走开。

译文:
说着,自己移身要回潇湘馆去。
译文:
黛玉说着,便开始移动身体准备回去。
注释:
移身:移动身体,即移动位置。

译文:
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
注释:
千百斤重:形容非常沉重。
两只脚:指走路时用的双脚。
像踩着棉花一般: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踩在棉花上。
走了半天,还没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
译文:
走了许久,仍未到达沁芳桥畔,因为脚下变得异常柔软。
注释:
没到:没有到达。
沁芳桥畔:指沁芳桥附近的地方。

译文:
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
注释:
迷迷痴痴:形容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信着脚:相信脚下的感觉。
从那边绕过来:表示沿着某条道路绕了一个圈后返回原路。
两箭地:古代长度单位,一箭为六尺,两箭为十二尺,一箭地大约是六至九尺的距离。
走了半天,走了许久,走了许久,却仍然走不到目的地。
注释:
走了半天:行走了很长时间。
走了许久:已经走了很长时间。
走不到目的地:无法到达预定的目标地点。

译文:
紫鹃取了绢子来,却不见黛玉。正在那里看时,只见黛玉颜色雪白,身子恍恍荡荡的,眼睛也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
注释:
紫鹃:这里指的是贴身服侍黛玉的丫头。
取了绢子来:拿着布料来擦拭或修补什么的。
不见:没有看见。
雪白:形容脸色非常白净。
身子恍恍荡荡的:身体摇摆不定,显得虚弱无力。
眼睛也直直的:眼睛直视前方,没有转动。
东转西转:四处走动,来回徘徊。

译文:
又见一个丫头往前头走了,离的远,也看不出是那一个来。心中惊疑不定,只得赶过来轻轻的问道:“姑娘怎么又回去?是要往那里去?”
注释:
又见一个丫头往前头走了:再次看到一个丫头向前行进。
离的远:距离远。
也看不出是那一个来:无法辨认出那个丫头是谁。
心中惊疑不定:内心充满疑惑和不安。
只得赶过来:只能急忙赶来。
轻轻的问道:低声细语地询问。
姑娘怎么又回去:问姑娘为什么又往回走。
是要往那里去:要去哪里。

译文:
黛玉也只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问问宝玉去!”
注释:
模糊听见:听到不太清楚的声音或内容。
随口应道:随便回答一下。
宝玉:指贾宝玉,林黛玉的好友,贾府中的公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黛玉的心情变化和行动状态,展现了黛玉内心的纠结和迷茫。诗中描绘了黛玉因情绪复杂而行动缓慢的状态,以及周围人对她行为的不解和担忧。整体上,诗歌通过精细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黛玉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