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解和风至,璇杓正建寅。
丛梅初绽玉,余雪已销银。
柳眼窥人近,莺声到耳新。
须知迎日处,应早被阳春。
【注释】
早春:指春天到来时的景象。
冻解和风至:寒气解除,和风吹拂而来。
璇杓: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叫“斗柄”,形状象杓(chuái)子,因称。正建寅:北斗的斗柄正指向寅位。
丛梅:簇生在一起的梅花。
余雪:积雪已消。
柳眼:柳叶初长,尚未张开。
莺声:黄莺的叫声。
阳春:即春季。
【赏析】
《早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绝诗,写于开元年间(713—741)。此诗描写了冬尽夏来时节的景色变化,描绘了大自然从寒冬向春天过渡的全过程。首句写冬尽、春回;二句写春光明媚、万物萌生;三句写冰雪融化,大地复苏;四句写春日融和、生机盎然;最后两句写迎春纳福,充满希望。全诗用词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对景抒情,意境清新优美。
早春
冻解和风至,璇杓正建寅。
丛梅初绽玉,余雪已销银。
柳眼窥人近,莺声到耳新。
须知迎日处,应早被阳春。
【译文】
寒冬已过,暖风拂面,北斗星开始移动到了寅位。
梅花刚刚开放,犹如白玉初放,白雪融化,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柳树枝条细长如眉,仿佛在窥视着行人;黄鹂鸣叫的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消息。
要知道迎接阳光的地方就是春天来临的地方,它应当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