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
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
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
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然后把握诗中形象的特征,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分析“蔡村即目”这四句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这是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题目,各类型题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模式。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翻译”,因此要逐句逐层翻译,注意诗句中重要词义和句子结构。

第一句,“蜗壳三间屋”中的“蜗壳”指蜗角,是蜗牛用来做窝的地方,这里比喻自己简陋狭小的居所;“半亩宫”指半亩大的庭院,用来形容自己居处狭小简陋。“屋”和“宫”都是名词,“蜗壳”是偏正短语,“三间”表概数。

第二句,“牛阑半亩宫”中的“牛阑”是用篱笆围成的院墙,此处指居所四周的篱笆;“半亩宫”也是用来形容居所小。“阑”为动词,“牛阑”是动宾短语,“半亩宫”是状语。

第三句,“墙隅红枣日”中的“墙角”指居所周围角落;“红枣”指红枣树,此处形容枣树枝叶繁茂的样子。“日”是动词,“墙角红枣日”是主谓短语,“墙角”是状语。

第四句,“场圃白榆风”中的“场圃”指田边空地,是种菜之地;“白榆”是指榆树,此处指榆木条;“风”是名词,此处指风声。“风”是状语, “白榆风”是主谓短语,“场圃白榆风”是状语。

第五句,“乞米欣邻富”中的“乞米”指向邻居借米来度日;“欣”是动词,“欣然”,此处形容内心喜悦之情;“邻”是代词,指邻居;“富”是形容词,“邻居富有”是主谓短语,“邻居”是定语。“欣”是谓语。

第六句,“扶衰望岁丰”中的“扶衰”指扶持衰老之人,此处指年老体弱的老人;“希望岁丰”是动宾短语,“希望岁丰”是目的状语。“扶衰”是主语。

第七句,“有田空负郭”中的“负郭”指靠近城郭的土地,此指土地肥沃之地;“空”是副词,“有田空负郭”是主谓短语,“有田”是定语。“空”是状语。

第八句,“对此思无穷”中的“此”是指上文的“有田”;“对”是介词,“面对”之意;“思无穷”是指思绪万千,无法穷尽。

【答案】

(1)蔡村即目

蜗壳三间屋,牛阑半亩宫。墙隅红枣日,场圃白榆风。

(2)乞米欣邻富,扶衰望岁丰。有田空负郭,对此思无穷。

译文:

蜗牛壳般的屋子,半亩大小院落。墙角繁茂的枣枝迎风吹拂。从邻居那里借来大米,内心欢喜。扶持着年迈的亲人,盼望丰收之年。有田地但荒芜不堪,面对此景我思绪无边无际。

赏析:

《蔡村即目》描写了作者在蔡村所见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于贫苦生活的感受。开头两句写自己的住所简陋。“蜗壳”,蜗牛壳,喻指简陋的居所;“半亩宫”,用篱笆圈起的庭院,指居所周围环境。“三间屋”,表示房屋简陋;“半亩宫”,用篱笆围成的小院,说明居住环境狭小。“壁隅”,墙壁旁边,形容居所偏僻。“红枣”,枣树,此处形容枣树枝叶繁茂的样子。“日”,名词,太阳,此处指阳光明媚。这一句通过视觉写出了自己生活的艰辛。

中间两句写邻家富裕。“牛阑”,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半亩宫”,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指居住环境简陋。“乞米”,向邻居借米。“欣”,动词,喜欢。“邻”,代词,指的是隔壁邻居家的富贵生活。“富”,形容词,富足。“欣邻”,形容词作动词,羡慕邻居的富裕生活。“扶衰”,扶持,照顾年迈的人。“岁丰”,丰收年景。这两句通过动作写出了邻居家的生活状况。

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有田”,拥有的土地,此处指土地肥沃。“空”,副词,没有,此处指缺乏。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因贫穷而无力耕作的情况。“对此”,面对,此处指面对这贫困的现实。“思”,名词,思念,忧愁。这两句通过动作写出了因贫困而产生的愁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