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定圃人旁呆立;沈云初衣里藏刀。
注释:
德定圃,即张德定圃,号青莲居士,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与沈德潜齐名,被称为“二主考”。
呆立:指呆板地站在那里,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显得十分僵硬,缺乏灵动和机智。
云初:指沈云初,字子敦,号东堂居士,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擅长写诗,尤以七绝见长。
藏刀:这里比喻沈云初的文风犀利,尖锐,如同一把藏在衣里的利剑,随时都可能伤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主要讽刺了清朝时期一些文人墨客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模仿前人的作品,而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作风格。
第一句“德定圃人旁呆立”,描述的是德定圃这个人站在那里呆板的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灵活应变能力的文人。这里的“呆立”一词,既形容了德定圃的神态,也暗示了他的性格特点,那就是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
第二句“沈云初衣里藏刀”,则是对沈云初的讽刺。沈云初的文风犀利,尖锐,如同一把藏在衣里的利剑,随时都可能伤人。这里的“藏刀”一词,既是对沈云初文风的直接描绘,也是对他人品的一种暗示,那就是过于刻薄,容易伤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德定圃和沈云初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文人墨客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创新精神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有独立见解、有创新精神的文人的赞赏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