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纂鸿文,一帙岂徒追善化;
传家有遗烈,千秋重复见夷吾。
【注释】
①盛康:即盛宣怀,清末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曾为李鸿章幕僚。
②“经世”两句:意谓作者纂修《鸿文》一书,虽只是一帙书,但其内容却是对善化(今河南洛阳)的追述,其意义是说经世致用之学是值得重视的;
③“传家”两句:意谓作者的家族世代都有遗烈(遗业),而其子孙在千秋万古之中又能复见(指重见)像管仲那样有贤德之人。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名夷吾,字管仲。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挽盛康联”,可见是挽词,即悼念亡人的诗词。盛康,即盛宣怀。
首句“经世纂鸿文”:意思是说编纂《鸿文》一书,是为了经世致用。“经世”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指治理国家之事。后泛指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以利国家和人民。《鸿文》即《大清会典》,清朝官修的大型政书。《鸿文》成书后,由清廷颁布,颁行全国,作为治国平天下之大法。
次句“一帙岂徒追善化”。善化是盛宣怀的别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只有一帙,但其中所载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是值得重视的。作者认为,尽管《鸿文》只是一部书(“一帙”),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与思想,对于当时及后来的人们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三句“传家有遗烈”,意思是说作者的家族世代都有遗烈(即遗业)。“传家”是指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或传统,“遗烈”则是指在家族中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或事业。这一句表明,作者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尾句“千秋重复见夷吾”,意思是说在千秋万古之中,作者的子孙又能够重见(即再次见到)像管仲那样有贤德之人。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传统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后代的期望之情。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盛宣怀的崇敬与怀念之情。首句起兴,以《鸿文》一书为引子,引出了经世致用的主题;颔联承前启后,将《鸿文》与盛氏家族联系起来;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传统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末句收结,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后代的期望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与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