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遽摧残,岂徒吾党青年,一恸同声为国惜;
谤书无价值,就论学章邮政,两遭弹语负公多。
【注释】梁木:比喻栋梁之材。遽:突然。党:指朋党。一恸:为国而悲哭。同声:众口一词,表示一致的意见。惜:哀怜。谤书无价值,即诽谤之书无价值。论学章:文章名。邮政:指书信往来的邮传。两遭弹语:两次遭到抨击和指责。负公多:对不起您。
【赏析】
此诗写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是张溥与张采合撰的挽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
首句写悼念张之万,“梁木遽摧残”,比喻他的才学被毁,犹如栋梁之材突然折断,悲痛欲绝;“岂徒吾党青年”,表明自己和朋友们都为他痛惜,但更痛心的是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却遭到了诽谤和诋毁。次句写因诽谤而遭受打击。“谤书无价值”,说明他的文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论学章邮政”,指他的信函被扣留,无法送达,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冤屈和痛苦。两句一前一后,前后照应,突出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第三句写因诽谤而遭到攻击。“两遭弹语负公多”,意思是说,他已经两次受到抨击和指责了,但仍然辜负了他。这句话反映了张之万的正直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张之万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公正和道德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才华和品格,以及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