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帏怯春冷。
重帘下,眠未醒。
休翻翠被,恐教人惊省。
一枝艳艳文窗外,梨花凉弄影。
唾华襟上,啼红枕上,悲欢事,留浅印。
娇柔无语,倩人探心性。
十分打叠情怀起,怕花愁月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梦行云”是全诗的首句;“晓帏”是写景的句子,要结合具体景物分析其作用;“一枝艳艳文窗外,梨花凉弄影”两句中“文”“弄”等词要结合注释分析其表达的感情,最后“十分打叠情怀起,怕花愁月病”一句中“情怀”要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译文:
晨曦透过帷幔,我不禁感到春天的气息有些冷清。
重重帘幕之下,我还未从梦中醒来。
不要翻动被褥,恐怕惊扰了人,让人惊醒。
窗外一枝鲜花艳丽照人,梨花在风中摇曳,影子投射在枕上。
枕头上的唾沫和脸上的红痕,都留有悲欢离合的痕迹。
娇柔无力,无语凝噎,只好请人探询她的心性。
心情极度烦乱不安,担心花儿会因忧愁而生病。
赏析:
此篇以梦为题材,描写梦境中所见所闻。开篇即用“晓帏怯春冷”,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接着写到“重帘下,眠未醒”,又点染出一种迷蒙的朦胧景象,暗示着主人公尚未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休翻翠被,恐教人惊省”一句,进一步刻画出梦中人对睡眠的珍惜以及她对于外界声音的敏感与警惕。“一枝艳艳文窗外,梨花凉弄影”两句则通过视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世界。“唾华襟上,啼红枕上,悲欢事,留浅印”,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梦中人的泪水比作花瓣上的露珠,将她的痛苦与悲伤比作梅花上的泪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梦境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梦境中人物深深的关切之情:“十分打叠情怀起,怕花愁月病”。
此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梦为载体,将现实与梦幻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怨与思念的图卷。诗人以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精湛的写作技法,将梦境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时,诗人通过对梦境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坎坷命运的无奈感叹。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