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送客非佛事,师言不送非佛智。
双照送是不送是,金光大地乔松寺。
【注释】
己亥: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五十三年。杂诗:即《己亥杂诗》。其一百六十五:此诗是其中之一。
我言送客非佛事,师言不送非佛智。
我:指作者自己。
师:指僧人。
我言、师言:这里指两种不同的观点。
非佛事、非佛智:不是佛教的仪式和智慧。
双照送是不送是,金光大地乔松寺。
照:照耀。
双照:比喻互相理解。
送:指送别客人。
非:不是。
金光大地乔松寺:金光普照大地上的一座古老的松树寺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人在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言送客非佛事,师言不送非佛智”,即我问僧人是否送别客人,僧人说不送,这并不表示他不懂佛教的道理。这就揭示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人生路上,我们无法避免与他人的交往,但这种交往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道路。正如诗人所说的“双照送是不送是”,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态度。同时,诗人还通过“金光大地乔松寺”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这里的“金光”象征着智慧的光芒,“大地”代表着广阔的空间,“乔松”代表着坚韧的品质,整个意象寓意着人生中的智慧与坚韧,以及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认识和对生活态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