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我作歌,韩昌黎奈此石鼓;
发人深省,杜少陵欲觉晨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作答此题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定诗句,并分析其内容、情感、手法等。本诗是一首咏石鼓山门联的七绝,首句“劝我作歌”是说作者以石鼓为题,写诗劝勉人们。第二句“韩昌黎奈此石鼓”,点明所咏之石鼓为韩愈所作,意在说明石鼓与韩愈的关联,同时引出下文的杜少陵。第三句“发人深省”,意谓此联发人深思,能引人自省,这是此联最大的特色和作用。第四句“杜少陵欲觉晨钟”,点明所咏之石鼓为杜少陵所作,意在说明石鼓与杜少陵的关联。
【答案】
(1)劝我作歌
劝:鼓励、劝导
歌:《诗经》中的一种形式,指《诗经》。
(2)韩昌黎奈此石鼓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曾因政治上被贬谪,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奈:遗憾。
(3)发人深省
发:启发;警醒。
人:指读者或听者。
深省:深入思考。
(4)杜少陵欲觉晨钟
杜少陵: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朝:清晨。
钟:寺庙中撞报时辰用的木鱼。
赏析:
这首诗以石鼓山门联为题,由“劝我作歌”“发人深省”“韩昌黎”“杜少陵”“欲觉晨钟”五组词语串连成文,巧妙地将韩愈、杜少陵与石鼓山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一组词语“劝我作歌”表明了作者写作的目的,即用诗歌来激励人们去作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推崇之情。
第二组词语“韩昌黎奈此石鼓”表明了作者所咏之石鼓与韩愈的关联,也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因政治上被贬谪而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左迁至蓝关赠侄孙湘》)两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被贬谪的痛苦心情。因此,这首诗中的“石鼓”与韩愈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第三组词语“发人深省”表明了作者对读者或听者的期望,即希望他们能够深入思考,领悟其中的道理。这句诗中的“发”字,既表示启发、警醒的意思,又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第四组词语“韩昌黎”和“杜少陵”表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两个历史人物,即韩愈和杜甫。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而杜甫则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这两个历史人物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和作品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一句“欲觉晨钟”则表明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的哲理思考。这句诗中的“晨钟”指的是寺庙中的晨钟,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欲觉”则表示了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