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丹枫色,亭亭映夕阳。
远山晴更翠,寒菊晚犹芳。
竹户云侵榻,松林鹤语霜。
禅心爱秋月,久坐为清光。

诗句释义

1 万树丹枫色,亭亭映夕阳。 描述的是秋天时,枫叶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与落日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亭亭”形容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而“丹枫”指深红的枫叶。

  1. 远山晴更翠,寒菊晚犹芳。 描绘了山峦在晴朗天气下显得更加翠绿,而傍晚时分仍然散发着芬芳。这里的“晴更翠”说明天气晴朗使得远处的山更加青翠,“寒菊晚犹芳”则表达了即便在寒冷的秋日,菊花依旧保持着它的芬芳。
  2. 竹户云侵榻,松林鹤语霜。 描述了竹林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松树林中传来鹤鸣之声,周围飘落着白色的雪花(“霜”)。这里的“竹户云侵榻”可能意味着竹制的小窗或门被云雾笼罩,而“松林鹤语霜”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鹤在松林中鸣叫,四周飘落着白霜。
  3. 禅心爱秋月,久坐为清光。 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月色的热爱,以及因为喜爱这种清光而选择长时间静坐观赏。这里的“禅心”指的是佛家的修行之心,而“清光”则是指月光给人带来的清净、明朗的感觉。

译文

  1. 万千枫叶如烈火般鲜红,亭亭玉立映照着夕阳西下的余晖。
  2. 远方的山峰在晴天下显得更为葱茏,傍晚时分依然散发着香气。
  3. 竹制的窗户外云雾缭绕,松林中传来鹤鸣声伴随着白霜。
  4. 我深爱着秋天的月亮,因此选择了静坐以欣赏那清澈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和感受。诗中的“丹枫”和“寒菊”不仅是颜色的象征,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远山晴更翠,寒菊晚犹芳”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还反映了他对季节变换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变化。

诗中的“竹户云侵榻”、“松林鹤语霜”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