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渔邱渡,秋深亚父城。
芦洲开小市,沙堰数归程。
地据乌江险,山连牛渚平。
丰年无寇盗,重赖长官清。
【注释】
渡江:渡过长江。
和州:今安徽和县,古称历阳,是当时吴国故都。
芦洲:即芦苇丛生的洲渚。
沙堰:即沙洲,泛指江中沙岛。
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北,长江流经其南。牛渚:地名,在今安徽当涂西北。《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遂西至和阳,而汉将章邯等围项王於相。”《太平寰宇记》云:“乌江在和州东北一百里,有乌江口。”牛渚山,在今安徽当涂东南。
丰年:《汉书·食货志》:“岁比不登,民多饥乏;天子怜之,赐吏奉钱,以振贫民。”寇盗:强盗。长官:地方长官。清:清廉、廉洁。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江南一带的秋天景色。诗从渡口开始,写诗人过江后所见的景色。首句“风急渔邱渡”,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天气很急,这是为了衬托出秋天的气氛。次句“秋深亚父城”中的“深”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深浓,还突出了环境的凄凉。第三句“芦洲开小市”,“芦洲”是作者的临时栖宿之地,诗人在芦洲上开了一个小店,可见他处境艰难。第四句“沙堰数归程”,说明此地离家乡很远。
接下来五句都是描写江南的景物,其中“地据乌江险”、“山连牛渚平”两句是此诗的警策,用“险”和“平”来突出江南地势的特点,并由此引出了对江南的赞美。最后两句“丰年无寇盗,重赖长官清”,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对地方长官清廉的赞扬。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幽美,情景交融,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