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庐无烟野无草,万户嗷嗷缺一饱。
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
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
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
榆树皮的诗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以“榆”字开头,构成了一个韵律美。
第一句“井庐无烟野无草”描述了榆树下的宁静生活,没有烟火和杂草。这里的“井庐”指的是农家的简陋住所,而“无烟”则描绘了乡村的宁静。
第二句“万户嗷嗷缺一饱”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艰辛,许多家庭因为缺乏食物而生活困苦。这里的“万户”指的是很多家庭,而“嗷嗷”则形容他们饥饿的声音。
第三句“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生计而忙碌的场景。他们不分昼夜地去榆树下剥取榆皮,希望尽快得到一些食物。这里的“村南村北”指的是村庄的四周,而“剥榆皮行及早”则描绘了他们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
最后一句“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则揭示了榆树皮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农民们通过采集榆树皮来换取货币,但最终却只能得到榆皮本身。这里的“榆荚钱”指的是榆树皮的价值,而“枯干只剩榆皮坚”则描绘了榆树皮的质地坚韧。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劳作的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社会的艰辛和农民的生活困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农业劳动者的关爱之情,提醒人们珍惜粮食、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