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塞诸戎拥节旄,大开屯种刈蓬蒿。
戴牛佩犊经营苦,画井分疆部署劳。
岂为流移增国税,即看荒秽长田毛。
戈船下濑今无事,壮士休论战伐高。

【注释】

诸将:指唐初名将李勣等。杂感四首:是作者在唐高宗时期写的一组诗。其四:第四首。款塞:指与边塞军队的往来交往。诸戎:泛指边疆少数民族。拥节旄:执持符节,表示对国家有功之臣的礼遇。即:就是。大开屯种刈蓬蒿:广泛地开展耕种和收割庄稼的活动。戴牛:戴著农具。戴,动词,戴著。佩犊:佩戴耕牛的皮套(皮套用牛皮制成,形状像牛,所以叫作“犊”)。经营苦:从事农业耕作是很艰苦的。画井分疆:指划分田地。疆,土地的边界。即看荒秽长田毛:很快就会看到荒芜不堪的田地长满了茅草。戈船下濑:指船只从水浅处通过。濑,水流较缓的地方。今:近来。无事:没有战事,平安无事。休论战伐高:不要谈论战争和攻伐的事。

【赏析】

此篇是诗人于唐高宗时所写的一组咏叹边塞生活的诗作。诗中描写了当时军旅生活,歌颂了边关将士辛勤劳作、为国效力的崇高精神。全诗语言质朴、平实,却饱含深情,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首句写边关将领们手握兵符、威风凛凛,他们积极备战,为保家卫国而奋斗。次句描绘了将士们广泛开展农耕活动,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情景。第三句进一步强调将士们从事农事的艰辛和劳累,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第四句则描绘了将士们在荒凉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景象,表达了他们为国家付出辛勤劳动的决心和意志。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将士们希望和平安宁的愿望,他们不愿再被卷入战争之中。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将士们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整篇诗作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