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负奇气,长为边塞游。
合围秋射虎,聚宴夜椎牛。
几夺匈奴帜,曾分天汉忧。
即今年七十,不肯解吴钩。
注释:
- 少小负奇气:小时候就有一种非凡的气质。
- 长为边塞游:常常到边疆游历。
- 合围秋射虎:秋天时和同伴一起围攻猎物。
- 聚宴夜椎牛:晚上聚宴,用牛角椎酒。
- 几夺匈奴帜:几次夺取了敌人的旗帜。
- 曾分天汉忧:曾经分担了天宫的忧愁。
- 即今年七十:现在七十岁。
- 不肯解吴钩:不愿意把吴地的宝剑解除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地(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早年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故土深深的思念。
首句“少小负奇气”描绘了诗人年少时就具有非凡的气质,这种气质可能源于他的成长环境或家族背景。接下来两句“长为边塞游”和“合围秋射虎”,则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在这里,“合围秋射虎”可能是指与敌人进行的围猎活动,而“聚宴夜椎牛”则可能是与战友们一起庆祝胜利的场景。这两联诗描绘了诗人在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快乐。
接着的三联诗描述了诗人与敌人之间的较量。“几夺匈奴帜”表现了诗人多次战胜敌兵的英勇,“曾分天汉忧”则表明了他在战争中为国家分担了忧虑。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即今年七十,不肯解吴钩”则是全诗的高潮,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这里的“解吴钩”是指放弃手中的武器,也就是放下战争。诗人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职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早年经历的回忆,展现了他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