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载瞻星气;
其曰可读,如写阳春。
注释:与古代相比有所创新,如同仰望星辰。这诗可以阅读,如同书写春天的阳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集句联,作者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诗歌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认为诗歌要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和鼓舞人心。这种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诗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与古为新,载瞻星气;
其曰可读,如写阳春。
注释:与古代相比有所创新,如同仰望星辰。这诗可以阅读,如同书写春天的阳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集句联,作者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诗歌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认为诗歌要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和鼓舞人心。这种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诗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注释】 遗爱:遗留下来的爱,指皇帝的恩德。成神:成为神灵。南国甘棠:南国的甘棠树。《尚书·益稷》:“蔽伤于甘棠,勿翦伐。”后人遂以甘棠代称帝王之功德。苹藻:香草。蠲:清除。民罔替:百姓没有忘记。降康:降下福佑。降康祈福:降下福佑祈求福祉。荐:献。西湖秋菊:西湖边的秋天盛开的菊花。梓桑:桑树。恭敬:尊敬。尤:尤其。 【赏析】 这首五律,是歌颂皇帝圣德的颂词。全诗四句,第一二句写皇帝遗留下来的爱
【释义】 秋天的枫叶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浴鸭和水禽在傍晚时飞向天空。 【译文】 秋日枫叶荻花,飒飒声如泣,浴凫飞鹭,暮色苍茫。 【赏析】 此联以“秋”字为线索,将“枫叶荻花”、“浴凫飞鹭”等景物巧妙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其中,“秋”既是时间上的限定,也是情感上的寄托。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联用典丰富,意境深远。首先,“枫叶荻花秋瑟瑟”
家酿的酒满满一瓶,满书架上都是书;山上的花朵像织锦一样,草地就像绿毯。 注释: 1. 集句联:这是一种以诗词为内容的对仗诗形式,即每一句都引用自不同的诗句或词句。 2. 家酝(yun):家酿的酒,指的是家庭酿造的酒。 3. 满瓶:形容酒满满的,没有剩下。 4. 书满架:书架上的书很多,架子上摆满了书。 5. 山花如绣:比喻山上的花朵繁密而美丽,像精美的刺绣一般。 6. 草如茵(yin)
牧民资保障,自公至始筑城垣,捍患御灾,当首数蓉湖名宦; 守土展明禋,况我来忝同籍里,报功崇德,只心仪枌社先贤。 注释:牧民需要保障,从你开始修筑城墙来抵御灾难,应当首推蓉湖的名宦官员。守卫土地展示祭祀的礼仪,何况我与你们都是同一乡里的人,报功崇尚美德,我内心尊敬枌树社的先贤们。 赏析:这首《水仙王庙联》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副对联。上联“牧民资保障,自公至始筑城垣,捍患御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的赏析。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诗句,了解其大意,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特点,最后结合对联知识进行赏析。本题的上联:挥兹一觞,未知明日事;下联:远之八表,正赖古人书。“挥兹”“远之”均含“远”意,“一觞”“八表”都含有广袤的空间之意,“未知”与“正赖”对应,“明日”与“古人书”对应,所以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上联的意思是:举杯畅饮,不知道明天的事;下联的意思是:放眼八方
【译文】 蝴蝶衔花蕊,蜜蜂采花粉;犀牛辟除尘埃,玉石驱走寒气。 【注释】 集句联:由上下句或对仗的若干句子组合而成。 蝶衔花蕊蜂衔粉:比喻人的行为和动作像蝴蝶、蜜蜂那样勤快。 犀辟:犀牛,一种动物。辟:通“僻”,使……远离。 尘:指灰尘、污秽。 玉辟寒:玉,这里比喻美好的品德。辟,通“避”,使……避开。寒:寒冷。 赏析: 本诗是一首集句联诗,通过描绘蝴蝶、蜜蜂、犀牛和玉石四种生物的特性
【注释】 集句联:集句,指摘取前人的诗词句子。这里指摘取前人的诗句,加以变化、裁剪、组合而成对联。 隔溪:隔着一条溪。 渔舟:渔船。 幽鸟:栖息在深山的鸟儿。 相逐:相互追随,相伴而行。 乱山:纵横交错的群山。 乔木:高大挺拔的树木。 奇花:珍稀的花朵。此处指珍稀的兰花。 初胎:刚出生,未成形。 【译文】 隔着溪水,渔舟缓缓前行,幽静的树林间,鸟儿们相互追逐嬉戏; 错杂的山峰间,参天大树挺拔生长
注释: 芝洞秋房:芝,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高洁。洞,指山中的洞穴或山洞。秋房,指的是秋天生长在山洞中的草。檀林春乳:檀木树林中春季时有像奶一样的液体流出。桂深冬燠:桂花树深秋季节香气浓郁,冬季温暖如炉火。松疏夏寒:松树疏朗的枝叶在夏季可以遮阳避雨,使气候凉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树木和它们四季的特性,通过对比来表现它们的不同之处。第一句“芝洞秋房”用"芝"代表高洁
【注释】 井灶: 农家的锅灶,指农家生活。余处: 多余的地方。林园: 指幽静的园林。俗情: 世俗之情,指庸俗、不正当的情感。 【赏析】 此联为七绝。前一句是说,农家虽然有多余的地方可供人居住,但却能保持淳朴无邪的情趣;后一句是说,人们虽然生活在幽深的园林之中,却没有沾染上任何庸俗的情调。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也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一种赞美
【注释】 “举头”:抬起头。“明月”:明亮的月亮。“荡胸”:使心胸震荡,这里指诗兴勃发,感情激荡。“生层云”:产生层层云雾。 【赏析】 此句是写诗人登楼远望,看到皎洁的月亮从东方升起,在薄云中穿行;又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像被云气荡涤,变得开阔了。 首句“举头”,是说仰望天空,即《木兰诗》中所说的“东望”的意思。次句“荡胸”,是说心胸激动,即《滕王阁序》中所说的“慷慨”的意思。《文心雕龙.明诗篇》说
【赏析】此诗为集句联,由四对对偶句组成,每句均为七字。上半首的“讴吟坰野,金石云陛”,意为在田野间吟咏歌唱;在云彩之上,歌颂帝王功德;下半首的“栋梁文囿,冠冕词林”意为人才荟萃于文苑;才华横溢,冠盖满堂。 注释:讴吟 —— 歌唱、吟咏 坰野 —— 郊外 金石 —— 指钟鼓之音、乐器之韵 云陛 —— 云彩之上 栋梁 —— 建筑的大梁或支撑结构 文囿 —— 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 冠冕
【注释】 ①郭汾阳:指唐玄宗时的名将郭子仪。李临淮:指唐代宗时的名将李光弼。②关世教:指关中地区。③伍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夫,为国复仇而死。④陈武烈:指东晋名将谢安,淝水之战后被追封为武烈将军。⑤湖山:指自然景观。 【赏析】 “抗节济时艰”,这是诗人对张巡的评价。张巡,唐朝著名将领,以忠诚于国家和民族而闻名于世。当安禄山之乱爆发时,他率领将士抗击叛军,保卫了长安城。在这场战斗中
【解析】 “改鹾法”,即改变盐法,指实行新的盐法;“近悦远来”,即使远近之人都欢喜而来;“试观淮浦连年”,意为试着观察淮河边连续几年的景象;“浩浩穰穰”,意为水势浩荡,丰盛繁多;“岂惟追齐相夷吾”,意为难道只追得上古代齐国的宰相管仲、鲍叔牙吗?“府海功施称再造”;“荐馨”,是说祭献美酒;“春祈秋报”,意为春天祭祀祈求秋天报答;“郁洲胜境”,“郁”通“燠”,温暖;“真可继晋贤靖节”
【释义】 神化攸同:指神与人共同创造万物;控物自富:掌握事物,使万物都富裕;性情所至:指人的本性和情感所致;着手成春:动手做事就能成功。 【赏析】 这是一首集句联,上句取《庄子•刻意》中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句,下句则取《周易•系辞传》中“形乃与影,雷乃与响,音乃与声,响不于听矣。”两句。全诗以“神化”二字总领全篇,意谓神与人共同创造万物,而人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事物、改造事物
【释义】 红杏树在林中生长,幽暗的小鸟相互追逐;碧桃树枝上满挂桃花,清晨的露水还未干。 【赏析】 这是一组对偶句。首句“红杏在林,幽鸟相逐”,写春光明媚,百花吐艳,红杏盛开,鸟儿在林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戏。次句“碧桃满树,清露未晞”,写春意浓郁,桃树上满是碧绿的桃叶与花朵,晨间的露珠尚未蒸发。两句一前一后,互为映衬,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画,给人以清新脱俗、恬静怡人的感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过诗歌的字词句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内容。“娟娟群松,上有飞瀑;”的意思是:群山中挺拔秀丽的松树,上面有飞流直下的瀑布;“萧萧落叶,人闻清钟。”的意思是:阵阵秋风吹落树叶的声音,人们听到清脆的铃声。诗人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水声与落叶声交相呼应的自然景象。 【答案】 (1)译文:山中挺拔秀丽的松树